自我精进的40+
上周末又出差,顺手带上还未看完的新书《人生静音模式》。动车启动后,我拿出书,慢慢翻看起来。“天啦!”后面一声惊呼,把我吓了一跳。转头一看,原来是同事,她正盯着我,嘴巴张成大大的O字型,伸手拿起我的书,“我的天啦,你出差还带本书?这么吵你也能看进去?静音模式?哟,这画还蛮好看呢?……”嘴里念叨不停,手上动作不歇,书页被她翻得沙沙作响。我暗自皱了皱眉,轻轻拿回我的书,扯了下嘴角,“也没什么,就随便看看,打发时间。”然后埋头继续看书,在呱噪的环境中,与作者蓑依一起开启静音模式。
如果倒退十年,我也许会顾及一下同事情份,说几句话,或者聊聊书。但现在,40+的我什么也不想说。社会心理学告诉我,每个人最关注的是自己,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人与人很多时候感觉并不相通。只是为了礼节,我们装作对别人感兴趣,装作有共鸣而已。这样虚伪的礼节我不要。正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的人生,我的生活方式,不需要跟任何人解释。40+的我,开启人生静音模式。
我也不明白,为何看到我在动车上读书,同事会如此惊讶。在我看来,读书是无处不可的,于山中可读书,得其空灵与清醒;于海上可读书,得其辽阔与包容;于花荫下可读书,得其馨香与容颜;于月夜可读书,得其静谧与思考;于动车可读书,得其烟火与平和……自去年开启读书之旅,就发觉自己与身边的人渐行渐远,孤独的感觉越来越强烈。读书,似乎成为了一件不可明言的、孤独的事情。但蓑依不是说么:“所有的成长都是孤独的”。“孤独不需要可怜,不需要对抗”,”接受这个事实就好了”。孤独是全世界,是所有人,是一切历史,是你终将学会的相处方式。
持续不断地写作,我的内心越来越澎湃,但外表却越来越孤寂。就连儿子也问我,为什么越来喜欢安静了?因为,40+的我,在孤独中涤荡灵魂。
一年的读写,让我明白,许多努力的成果往往有一个漫长的蛰伏期,它是潜移默化,是滴水穿石,是我不经意洒落在路边的种子。然后在某个春风化雨的时节,水到渠成地盛开。作家余华,最初的作品常常被退稿,到底被退了多少次,连他自己都记不清,只知道前五年写稿无数,一无所获。但他天生有股不服输的劲,你越退我越写,最终写成《活着》,成为一代大家。我是个笨人,也不太识相。可能要花比一般人更多的时间、更大的力气。那么,我从现在开始蛰伏,开始播种,坚持不下擂台。十年后,50岁的我,难道还不能收获属于我的成果?今天,40+的我,在前进中成就自我。
人世熙熙攘攘,若你能像蓑依在《人生静音模式》中所说的,调成静音模式,为自己的人生筑一道墙,让自己不受外界的侵扰,找回自己,深耕自己,提升自己,让自己与众不同,实现梦想,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