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错与错爱——爱的八大误区
参加智慧家长课堂,高老师开讲就问:“大家都爱自己的孩子吗”?因为看到今天要讲的主题吧,部分家长尬笑不语,部分家长不自信地小声说:爱呀,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呢?
“嗯,我相信每一位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你会爱吗?爱对了吗?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爱的八大误区。”
一:过分溺爱
一般表现为:关怀备至,怕受委屈,怕吃苦。尤其是隔辈老人溺爱倾向严重,简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凡事包办代替,恨不能把全世界都给孩子。
溺爱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家长自己而已。
二:功利的爱
具体表现为:功利心强,贪心不足。
孩子表现好时,父母笑脸以对;表现不好时,横眉冷对,尤其表现在成绩方面。
孩子的感觉是:父母爱的不是我,爱的是我的成绩,我的表现,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
三:补偿式的爱
多出现在单亲家庭,三岁前陪伴不足,父爱缺失的家庭。由于工作或者别的原因,对孩子照顾不周,把孩子给老人带,为了补偿,往往对孩子纵容惯宠,给予物质的极大满足。
在这种爱中长大的孩子,容易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不懂感恩,贪图享受,好吃懒做,追求物质,缺乏责任感。
四:聚焦式的爱
孩子是家庭生活的中心,所有人的爱和目光都聚焦在孩子一个人身上,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家长的关注和监护下,让孩子没有一点个人空间,形成一种巨大的压力,无所适从,失去自我。
五:情绪化的爱
忽冷忽热,对孩子的态度完全取决于家长的心情。心情好怎么都好,心情不好,就拿孩子出气。孩子经常感觉莫名其妙和委屈。
六:强加的爱
自以为是的家长最爱说的话:“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多”,“都是为你好”,等等。
家长把自己的经验、价值观、想法、要求,强加给孩子,不管孩子是否愿意,能否接受。
七:无原则的爱
有原则就必须有规则,而没有规则,就是不明确告诉孩子,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行为是好的,让孩子心里没有明确的界限感。
八:贪婪的爱
父母只知道要结果,不管方法,孩子掌握多少知识都不嫌多,恨不能,让孩子集万般技艺才能于一身。
错误的爱培养了孩子什么样的人格特质?
奴性,盲性,惰性,自私,狭隘,不注重别人的感受,磨蹭,懒慢,做事情没有兴趣,没有主见,没有创造力,骄横,自我中心,没有责任感,不会管理自己,抱怨自己,不快乐。
一个美国学者调查了20多个国家,1万名经济不同的儿童,发现他们的“心愿与需求”,竟出奇的相似:
“不在意吃穿,父母不吵架,多尊重,少发脾气,多笑容。”
你爱你的孩子吗?如果你还是孩子,你是被这样“爱”大的吗?
纪伯伦的诗,送给你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在过去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