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随笔集散文每周500字

强者举刀向弱者,弱者举刀向更弱者

2018-07-05  本文已影响8人  cpt

强者举刀向弱者,弱者举刀向更弱者

01

6月28日,上海发生一起恶性持刀伤人案。29岁的湘籍男子黄某,光天化日之下,在学校外持刀砍死两名男童,砍伤一名男童和一名女性家长。

据警方公告,黄某于今年6月初来沪,因为生活无着落产生报复社会的念头,进而行凶。

网上群情激愤,骂声一片,各种声音都有。

可是,宣泄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有人提出要严打,有人指出上海要严格清理外来人员,有人建议在学校周边要多配备警察巡逻,还有人务实地提供自救锦囊,努力提高市民的反恐意识。

但是,所有的这些,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

严打的目的,本是为了有效地预防犯罪,遏制犯罪。可是,对于这种毫无先兆的突发性犯罪,又如何能通过严打制止?

那些说上海要严格清理外来人员的声音,大约觉得大中国除了上海人,别的地方的人都不是好东西。呵呵,不知道外国人是否也属清理之列?

至于建议在学校周围增加警察巡逻,更是不现实。学校需要加强警力,难道银行不需要?医院不需要?各种娱乐场所不需要?各地的警力本来就不足,哪来这么多警察巡逻?

有人的地方就有不安全因素,人越多,安全隐患越多。我们总不能像《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一样,只有把自己装进套子里,才会觉得安全。

提高反恐意识,学习自救锦囊,倒是一条不错的建议。但是,遇上这种大白天走在人行道上,突然抽出一把刀砍向你的脖颈的暴徒,恐怕什么锦囊都无能为力。

就像美国如果不解决枪支泛滥的社会问题,就永远无法遏制频发的恶性枪支杀人案一样。同理,我们对于因为心理扭曲而走向极端恶意伤人案,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谁也不知道,下一个受害者将会是谁。

堵,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有针对性地疏导,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02

十四年前,云南大学曾发生过一起马加爵恶性杀人案。

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打麻将与室友发生纠纷,于是买来铁锤,分几次残杀了四名室友。

马加爵家境贫困,在大学期间,他因为没有鞋穿,不好意思去教室,而连续几天逃课。直至助学贷款发放后,买了拖鞋,才去上课。他也曾经写情书给心仪的女生,却被该女生当众撕毁,遭同学耻笑而深受打击。

困窘的生活,情感的挫折,使得他变得十分自卑敏感,总觉得周围人看不起自己。

常年的自我压抑,内心的极度失衡,导致他的人格严重扭曲,同学间的几句口角成为惨案的导火索。对世界充满怨愤的他在一刹那间恶念陡生,丧心病狂地对同学痛下杀手。

纵观这两起案件,马加爵和黄某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大学生,都受过高等教育,都因为生活不顺而内心充满怨愤,都选择把怨愤发泄在无辜者身上,都是冲动犯罪,激情杀人。

黄某之前究竟经历了什么,媒体对这方面没有报道,只知黄某是湖南人,毕业于湖南一所大学的建筑学院。他2007年入学,按本科四年推算,应该是2011年毕业,如果没有读研,已经在社会闯荡七年。

6月6日他从广州乘火车来上海,然后,在28日中午十一时半,惨案发生。

一念之间,乾坤陡转。很多悲剧的发生,没有预兆,却一定有前因后果。

不要以为血案离我们很远,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潜藏着看不见的危险。

03

说说两个身边朋友的小故事。

我一同学,因为企业改制下岗。失业后,他各种折腾,可是都没有挣到钱。因为失望,老婆甚至一度要和他离婚。

他跟我说,最潦倒最落魄最绝望的时候,他想过去银行蹲点抢劫,而且,他真的去了。

每天晚上,他蹲守在银行取款机旁,物色抢劫的目标。这样一蹲就是半个月,各种挣扎矛盾煎熬,终于没有下手。

我说我能理解你当时的心情,也庆幸你最终没有迈出那一步。

他摇摇头,说:“不,你不能理解,没有经历过极度绝望的人都不能理解。当生活的压力超出一个人的承受极限时,当一个人处处碰壁事事不顺时,有时会做出连自己都想不到的疯狂举动。”

停顿了一下,他又说:“好险,那时候要是出手了,今天就不会坐在这里跟你聊天,而是蹲在局子里了。”

确实好险,还好他没有出手。

还有一个故事。

丈夫有个朋友,忠厚淳朴,脸上总是挂着大大的童叟无欺的笑容。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在某国企,运气不好,正好赶上下岗大潮,工作没几年就下岗了。

失业后,他与人合伙创业,无疾而终,也不知是赚了还是亏了。后来又外出打工,但不知为什么不久又回来了,一直待在家里。

他很好面子,从不和我们谈及自己的生活。为顾及他的自尊心,我们也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绝不多问。

那天坐在一起聊天,说到当地发生的一起恶性伤人案,我们都心有余悸,唏嘘不已。他突然说:“要是能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端着机关枪一阵猛扫,那才过瘾。”

我当时听了脊背一阵发凉,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没有想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实在太出人意料。

但是,想想这些年,他经历了这么多挫折与不如意,又从不跟朋友们诉说,产生一些偏激极端的思想也在所难免。在他貌似若无其事的外表下,其实掩盖着一颗随时都会崩塌的心。他未必会做出什么,但是,谁知道呢?

04

活着实属不易。工作的压力,失业的绝望,创业的艰难,有限的薪水,高昂的房价,父母的生病,孩子的上学……而且有时候,常常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边找不着工作,那边母亲住院,这边房贷还没有着落,那边又被炒鱿鱼。

谁的一生没有走过夜路?谁的人生没有过波折?谁又没有在生活的镣铐里绝望过?

不是每个人都生而坚强。面对生活的磨折,有些人,咬紧牙关,挺过了,譬如我的那位同学;有些人,彻底被击垮,倒下就再不能站起;还有些人,则扭曲变形,把对生活的怒气,一径发泄在别人身上,譬如黄某,譬如马加爵。

强者把刀指向弱者,弱者则把刀指向更弱者。只有智者和勇者,才会面带微笑,含泪咬牙,寻求自我救赎之道。

但是,人在长期承受超负荷压力,既看不到希望,也感受不到爱的时候,是很容易崩溃的。

压垮一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常常轻如鸿毛。

在这种时候,如果能给予他们失业后的救助,创业失败后的最低生活保障,遭遇重大变故后的社会救援,还有绝望时的心理救助,崩溃时的情绪宣泄,很多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我们常说要老有所养,关心空巢老人。其实,在生活低谷里挣扎的人们,更需要社会的关注。他们能不能安然捱过人生最难熬的暗夜,确实会关乎社会的安宁。

有时候,只需一点点光,一点点希望,一点点温暖,一点点依靠,就可以把恣意丛生的恶念窒息在摇篮中。

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国家,把失业保障上升到国家法制的层面。通过立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因失业而暂时失去经济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同时对在职劳动者收取失业保障税。

我们还可以建立免费的心理咨询机构,为陷入困境的人提供精神上的救助。在暗夜里,哪怕一根火柴的小小微光,也可以照亮一个绝望的人。

作家刘亮程说:“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是的,我们生而孤独,但是,如果在寒夜里,能有一炉小火陪伴,那么,夜便不再漫长,严冬也不再只有酷寒。

愿虐杀不再,愿处处有爱,愿仁和之光能照亮每一个暗哑的角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