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每天写1000字简宝玉分享会日更写作打卡

道德经每日读第四十七章

2018-09-13  本文已影响37人  象浦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解释】

  不出大门,就能知道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能看到天道。走出去越远,知道的道理越少。所以圣人不需要通过经历就能知晓,不需亲见就能明了,不去做就能成功。

  

王弼《道德经注》

事有宗而物有主,途虽殊而其归同也,虑虽百而其致一也。道有大常,理有大致。执古之道,可以御今;虽处于今,可以知古始。故不出户、窥牖,而可知也。

无在于一,而求之于众也。道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搏之不可得。如其知之,不须出户;若其不知,出愈远愈迷也。得物之致,故虽不行,而虑可知也。识物之宗,故虽不见,而是非之理可得而名也。明物之性,因之而已,故虽不为,而使之成矣。

事物都有他们的本源和主宰,途径虽然不一样,但最终的归属都是一样的,万物的意图和考虑各有不同而它们的根本却是相同的。道和它的理是最普遍、最恒久的。以古代的道可以处理现在的事情;虽然身在现在,也可以知道古代初始时候的情形。所以,不出门、不开窗户就能知道天下古今的事。

无在于一,而追求外物的行为会接触越来越多的东西,反而离一越来越远。道是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到,摸也摸不到的。如果明白这个道理的话,就不用出门就能知道;如果不懂这个道理,那就是走得越远越觉得迷惑。了解了事物的根本,虽然不去远行,思考一下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认识了事物的本始,虽然肉眼看不到,然而可以以此来明辨是非。明了了事物的本性,顺从就可以了,所以虽然无所作为,事物可以沿着它发展的必然规律去形成完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