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不是没事可忙
今天超级累,感觉晚上回来的时候已经摇摇晃晃的了。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晚饭吃到了饺子!
白天去地里收菜的时候,恰好遇到村子里的熟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几句,我被关切了会儿以后的打算,得知我还要在学校中度过「如此漫长」的三年时光,还没轮到我忧虑,他们却已经提前开始了。
三年后你不都二十几岁来着?
二十……七。
二十七?那也太大了吧,到时候你还得找对象结婚生孩子找工作买房……一大堆事情,你就不着急么?
我不着急呀!就算不去学校,三年后我还是二十七啊,着急啥呢?一大堆事赶紧赶着干完了,到后面岂不是没事可忙活了,哈哈哈哈哈「尴尬又不失礼貌的……」
哎,怎么你们念书人都是一个口气……
嗯,虽然嘴上说着不着急,其实心里也有过关于这些事情的焦虑,只是没有想象中那样强烈而已。仔细想想,为什么我们都会陷入到这种焦虑中去,无非还是因为比较。尤其是心中始终想紧跟别人的步伐,哪怕这个别人是魔鬼的步伐,与外界保持一致可能并不会必然对自身有所改观,但心理的强调和暗示作用却十分有效。这虽然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心理防御机制,也就是说,面对未知的时候,我尽管不知道怎么办,但是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肯定是不太会出错的。
这种自我说服方式确实很有效,不过,也不得不承认这也是自己大脑的某种偷懒,懒得去想那么多,所以就只好随波逐流,也不是说随波逐流有多么不好。但我总觉得怪怪的,动或者不动的频率为何非得遵照别人的节奏,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孤独的自我震动,应该按照自己的频率来动,这样才能更从容嘛。
有焦虑是好事情,但如果正好赶上那些贩卖焦虑和解药的人,顺便被他们忽悠瘸了,这就太不应该了。
下午的时候,还和好友微信聊了会。然后我就不禁感慨,好朋友真的像一面镜子,他会如实的告诉你,你现在是什么样一种状态,以及你还能大概看到,应该朝着拥有哪种状态去继续努力。
正是通过朋友,才有更多机会看到活着的时候,最值得过的样子。
比如还会反思似的问问:我是不是有时候有点大男子主义?
嗯,不,你小鸟依人着呢!哈哈哈
我还不知道么,你所说的的大男子主义,不就是直男的性格使然么?不拐弯抹角,只会心直口快想到哪说到哪而已。
大男子主义,我觉得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现在我一看到某某主义,就觉得臊得慌,本来很简单的事,非得创造个拗口的新词儿。不过,也挺唬人的,反正就是搞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