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独自保守秘密吗?

2017-09-06  本文已影响14人  闵语兰心

文/闵花兰

假如,有一个人做了一件轰动全国的连环杀人案,警方正在全力追捕;此时,突然半路杀出个“凶手”,他自己主动站出来说人是他杀的,大家想想,真正的杀人凶手会是什么感受?

思考一下再往下看。

你能独自保守秘密吗?

如果你觉得他会庆幸有人替他背了黑锅,那就错了,他一定会非常失望,甚至会很愤怒,恨不得去把那个冒名顶替的家伙给灭了。犯下连环杀人案轰动全国,这是他在全国人面前“露脸”的机会。

武志红心理学有这么一段话:任何人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后,都会渴望别人知道是他干的,假若没有人猜在他身上,他会非常难受。

这确实是个有趣的发现。

大家稍回想一下电视里的情节,一般蒙面杀手在杀死了一个人时,会扯下面具,让被杀者看见他是谁,并且还会说一句:让你死的明明白白。

很明显,这个人是在复仇;试想杀手把仇人给杀了,又不告诉对方自己是谁,那杀人者的行为就失去一半的意义。

当然,如果这个杀手是别人雇佣的,那他对于表明身份这事就没有那么强烈的欲望,无所谓,因为雇佣他的人自然知道,他已有“被看见”的对象。

大家都有被“看见、认可”的需求,每一件事都要有倾诉对象。

你也许觉得这可能有些牵强,但你想一想,在你内心深处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他就像一个沉重的包袱,总想把它缷下来。

既然不可告人,但又有被他人“认可、看见”的需求,那你是否想过找网友说说,或者有教堂可以向牧师去忏悔,再不济,用日记写下来,和另一个自己倾诉。

我们在电影中或实际生活中也看过,有的男女朋友决定结婚时,或者老伴即将去世时,会向对方把所有全盘托出,曾经不太好的事情也会说出,以得到对方原谅,虽然原谅的概率比较低,但此时依然会有一种告知的冲动。

因为我们都希望自己能被这个世界“看见””。

每天发朋友圈,甚至在简书写文章无不如此。在简书平台写作,有一部分人就是希望表述但又不被熟人知晓,即避免尴尬又能被他人“看见”。

我就是其中一人;我的公众号拿到原创,但很多关注的人是同事、同学、朋友、领导,甚至家人。所以我选择来简书,挑选文章发朋友圈,一方面希望别人“认可”我,我还在写写文章,但又不希望他们知道的太多。

为此,我们可以引申出一个现象,大家能真正独自保守一个秘密吗?

答案是:不能

当我们知道了一个特别的秘密,一定都有想过与别人分享,办公室才有那么多“闲言碎语”,说完还不忘补充一句:“千万别跟别人说,这件事我只告诉你一个人”,不多久便成了公开的密秘。

哪怕因道德约束我们不会向说,那基本也会与爱人这样亲密关系的人说;哪怕现在没说,也会有一种冲动想要去说,说不定哪次酒醉心明的你便脱口而出。

因为我们都有被“看见、认可”的需求,这是一个心理学现象。

那我们知道了这些,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会有些什么样的运用呢?

1、在亲子关系上:孩子有被看见、被认可的需求,要多与孩子沟通,多肯定他、鼓励他;如果孩子不太与你说话,别觉得这是孩子长大少言寡语的正常表现,只是他换过了倾诉对象或方法;有的自己写日记,有的与同学煲电话粥、有的在游戏中释放。

特别是问题儿童,他们制造问题的时候就是向你发出信号,要多关注他;看见他,接受他,多正向积极引导。

2、在亲密关系上:什么时候从另一个人嘴里知道了你不知道的,关于爱人或男女朋友的私事,千万别冲动,认为对方不爱你了。每一个人都有被看见的需求,但理智告诉他,不能向你倾诉,是为了保护你们之间的关系;当你知道这是人正常的心理,就能够理解了。

3、在日常工作中:做为公司的领导,要知道员工除了薪水,更希望能被领导认可、看见;看见他的努力与改变;鼓励的言语、认可的眼神,都会给员工无比的动力。

当我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被世界、他人看见的需求,很多事情便可以理解,并坦然面对。

曾经你或许向谁倾诉了一件事,事后又很后悔很自责,认为自己不应该这样做,请你不用自责,这是你希望被看见的原因;只是如果你不希望因些带来麻烦,以后可以以其它方式让他人“看见”。

曾经你或许因为从别人处得知最亲密人的隐私,听见你只对一个人说过的话,也不要气愤,大家都有被“看见”的需求。

反之,当有人想要告诉你秘密,让你“看见”他,你可以选择是否要听,以免对自身造成负担。

亲,如果你觉得我写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默默在文末点个赞,让我知道你来过,如此,便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