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名的伤害,请走开
前同事中有个小姑娘,她说话时总是轻声细语,走路总是低着头,很少跟人交流。给人的感觉总是怯生生的,遇到问题也总是自己默默承受。有时候,跟她谈事,她总是眼神飘忽,20多岁的年纪,还是妈妈每天接送上下班。面对我们的不解,她妈妈总是美其名曰,为了她的安全。
后来那份工作没干多久,小姑娘就辞职了。究问个中因由,她似乎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反复强调,妈妈不喜欢她的工作,加班太多。
这个小姑娘离职后,断断续续看她的朋友圈:无非是工作妈妈不喜欢,又要换了。跟妈妈逛街,妈妈帮她买了妈妈喜欢的衣服。跟妈妈一起出门,吃了妈妈爱吃的东西。似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妈妈在做主。妈妈已经成了她日常生活的代理人,成了她人生选择的决策人。
她跟妈妈,偶尔甚至感觉就是同一个人。
我感慨这种关系的怪诞,但也一直说不出问题在哪里。
最近,有幸看到武志红的《为何你总是会受伤》这本书,从中受到了很多启发。
武志红,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畅销书作家。 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于北上广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致力于用心理学去深度剖析理解个人、家庭的种种典型现象,读者遍布世界各地华人区。著有《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为何家会伤人》《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为何越爱越孤独》等作品,个人作品销量超百万册。
在这本《为何你总是会受伤》里面提到了一个词:共生。初看到这个词,小姑娘的事情就马上跳了出来,我仔细阅读思考这种关系。确认她跟妈妈的关系,就是书中所说的共生关系。
所谓共生:指两个人无法离开彼此,他们之间或许会有很多痛苦甚至仇恨,但两个人就是无法离开,而要紧密地,病态的纠缠到一起。
比较常见的共生现象多见于情侣和亲子,这两种比较亲密的关系。
情侣如果一方的内心不够成熟,内心的小孩不愿意长大,会产生依恋和病态的纠缠,形成失衡的共生关系。这样的关系是不健康的两性关系。
而亲子关系中的共生关系,更是常常是失衡的状态。父母的心里,不肯承认孩子的成长,渴望牢牢的把控孩子所有的主动权。孩子因为对父母的感情和依赖,而痛苦或麻木的接受父母的“包揽”,这样的共生关系是非常危险的。
作者在本书中列举了,曾经轰动一时的“杨元元自杀”事件。不同于网上热议的校方和家属矛盾导致了杨元元的死亡。作者从心里学层面来探讨,杨元元事件的深层次心理原因。根据杨元元和母亲的日常,已经30多少的杨元元,仍然跟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母亲同睡一张床,总是低眉顺眼的跟着母亲身后,让母亲作为自己的代理人,引申出了两人病态的共生关系。
父母对于子女的爱,一直是伟大而无私的,但是很多父母却忽略了这份爱的适度。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一直用沉重的爱来包裹子女。这种浓烈的爱,往往很容易让子女感到窒息。渴望分离,渴望成长的子女,最终在以爱为名的不断裹挟和压制中,只能痛苦选择用最决绝的方式——死亡去逃离。这样惨烈的结局,近年来越来越多。
那么怎样走出共生,改变这种畸形的亲子关系呢?
对于父母,最直接的方式:要认识到子女相对于父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需要及时的放手,虽然很难,但是仍然要尝试给予孩子足够的独立空间,不要过于纠缠并沉溺于共生关系,把从子女的注意力转移到提高自身的其他方面。
对于子女:要清晰的了解自己作为独立个体,无论是思想还是言行都是独立的,尝试从小事开始独立,早日走出父母的庇护,由共生关系正常过渡到共处的状态。当面对父母以爱为名的掌控时,要勇于说“不”,并探索认识真正的自我,活出内在生命力。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是选取武志红从业25年来心理写作最有感觉的文字,集结成册,书中有大量的事例来剖析很多人内心的问题,有分析,有解答,有建议,有期许。
书中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阐释了,童年不愉快的孩子会有怎样的心里阴影?亲子关系的不健康会有怎样的隐患?爱情中无法建立亲密关系的症结是什么?不自信,没有安全感要怎样克服和成长?
以上的问题,大多都是由原生家庭的问题引起或延伸。归结起来,不过是:看见有需求孩子,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注,要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思想和行为。爱的方式有很多种,正确的爱才能让你不受伤。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你?我们需要被看见,而那得是带着理解、爱和接纳的眼睛。以爱为名的伤害,请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