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学习工具癖每周500字

线的逻辑:如何把珍珠变成项链?

2016-09-16  本文已影响0人  WLAN兰
图片来源网络

“看书并记住书中的东西只是记忆,并没有涉及到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部分推理的过程就是你的思维时间。” ——刘未鹏  《暗时间》

我在《如何把免费碎片拼成自己的知识全图? 》里写到了三大步骤:

1深点——2串线——3拼图,

推理就是其中的第二步,把点串线的过程。

在《点的突破:如何读透一篇干货?》这篇文章里我拆解了第一步:深点,

今天继续拆解第二步:串线。

完成第一步深点,

我们可以实现下面这张图的效果:

一是从海量碎片中选出适合自己的干货,

二是变为己有,赋予我们自己的理解。

拼自网络图片

完成了第一步点的突破之后,这些知识点就像一颗颗珍珠一样,散落在我们的大脑中,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今天要写的主题:

找到一根逻辑线,把这些珍珠串起来。

拼自网络图片

具体怎么做呢?可以用这张图总结:

串线的步骤

当我们真正读懂一篇干货时,

会形成很多自己的见解,

就像上图中各种颜色的圆点和圆点上蔓延出的新枝,这些都是读懂的表现。

所以,深点的过程是做加法.

而串线的过程却恰恰相反,

是通过找关系做减法。

对于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并不需要苛求自己的逻辑思维有多无懈可击。

能厘清三种关系,会套用一个模型,

就能串条基本逻辑线。

1.选择归类用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就是找到同类项,合并归类。

寻找蓝色短线的过程就是进行选择归类的过程,这些点因为共有一个蓝色短线而被放到一起。

寻找相关并归类

比如,小六老师在简书上写了200多篇文章,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就像上图的左侧状态,

如何变成右图的状态呢?找小蓝线啊!

寻找同类项

人脑的优势是思考,劣势是记忆,留下共同点小蓝线,果断清除不相关的枝节,复杂问题简单化。

舍弃不相关


2.产生关联用因果&递进关系

因果关系,就是归因分析,是回答“为什么”得出“因此”的过程。

关于为什么我们要一个原因,以及如何归因,推荐李叫兽的一篇文章:

《你有多久,没有死磕过一个问题?》

特别好的回答了归因的本质与方法。

归因本质,实际上就是:

在“可操作性”和“本质性”上取得平衡。

归因的本质

递进关系常用在解决问题的流程步骤中,

干货类文章最后都要落实在具体执行上,用的就是递进关系。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万物为刍狗,跑题了)

比如PDCA模型:

图片来自网络

比如PPT常用模板:

拼自网络图片

3.推理串线用WWH模型

逻辑是什么?简单说,就是推理。

推理玩两类:演绎和归纳。

归纳适合用金字塔结构呈现给别人,它是这样的:

归纳推理适合展示给别人

而演绎是一种线性推理方式,很适合自己去摸索一个问题的起点--进程--终点。

演绎推理适合自己摸索

这是两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自己玩,用演绎推理会比较有意思。

比如,我串小六老师的知识管理逻辑线就是用的演绎推理方法。

WWH模型串出的逻辑线

小结一下:

1.读透干货文章的基础上,用并列关系寻找同类项。

2.用因果和递进关系连接这些同类项之间的关系。

3.用WWH模型完成演绎推理,串出逻辑线。

简单、实用、见效快!快去试试看。


最后,感谢各位阅读我的第13篇简书,

如果觉得有点收获,请关注我并点喜欢,

帮助我实现第一个目标:简书签约作者。

我们一起成长。

END.

原创版权,转载请私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