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双枯竭的眼睛
潇潇细雨落碧池,梦里腾回望双军。逸兴更少千杯酒,难掩离殇愿旧人。
阿喀流斯的精神面貌夸张得我差点就信了,赫克托耳抬起头来一眼看见他,就开始漱漱发抖,他没有勇气再战下去了,他偷偷离开了城门,惊恐万状地逃开去。
我想说兄弟啊!你能不能还没上战场就输了气势,你这样很容易掉坑,我想照你这胆小如鼠的样子,吓尿了也没人会心疼。
人家都说逃的人固然勇敢,追的人可比你强得多,你怎么能够死里逃生呢?反正这种疯狂的追赶,我在梦里见过一回,那也是因为别人要夺我的性命,紧张得被逼无奈,才与那陌生的场地拼了个你死我活。
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追逐就像梦魔一样,不管是追逐的人亦或是被追逐的人都动不得手脚,被一股清流的仙气催捧着。
再后来,阿喀流斯把赫克托耳的两只脚上从脚跟到脚裸的两条筋被切开来, 穿进了皮带,拴上了战车,让那脑袋在地上拖着,就这样他的脑袋在地上打滚儿。
多么血淋淋的画面啊!隔了数不清的年代,跨越了无尽的海洋,那个画面依旧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若隐若现地呻吟着。
不过在哀思的同时,我们在猜想,这样一个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国家与城民的英雄走了以后,还会不会有人继续着他的事业。然而这些仅仅都只能在我们的内心里去美好地期盼了,更多的是我们对这位英雄的哀悼与软佩之情。
他们就像是导演一场戏剧来给他们漫长而无趣的生命时光增加一些消遣,所以他们决定好每一个人的生命,安排好战争的情节,凭借自己一时的喜好和私利去帮助其中一方。我无法想象这些充满智慧的神对所谓生命的桎梏,也无法想象他们以鲜活的生命作为情趣寄托的思想。
然而荷马笔下的英雄也如同普通人一样,他们惧怕死亡,也惧怕黑暗,荷马从来不偏坦任何一方,在塑造这些多重的神时,我想他是在呼吁人性的力量。
那还在地上打滚儿转圈圈的赫克托耳几乎快要到达美丽的天堂了,途中他感受到一层层朦胧的烟雾弥漫,突然间想起妻子是不是还在为自己哭泣,哀嚎。不过在战场的最后,一切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伊利昂记》就有这样的魅力,让你忍不住去亲眼见证一个又一个英雄的荣耀时刻,去感受他们胜利亦或是失败乃至死亡。
我难以忘记赫克托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那双“枯竭”的眼睛,可以说他那双枯竭的眼睛几乎成为了我生命中最可怕的终点,或许离抢夺我的生命只差一步之遥,又或许他能够在我的世界里多存活一些时日。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我就不该想,昨夜我梦见自己见到赫克托耳了,只不过他的样子很模糊,我努力了好久好久,还是不完全能导出他的面貌。
你越要去挣扎,它就不让你有一点儿思绪,反倒只会让你刚才的所见所闻一晃而过,所以我就只能带着灰色的情绪又继续入睡了。
最后在我继续深究那双“枯竭”眼睛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问题,那双眼睛是我在一幅西方艺术照里面看到的一位大师的作品,他专门画了一只右眼,上面还有一颗宝贵的泪水似流非流,后来我还联想到了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我既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联合起文字一起来混合情感,又把在夜里挣扎的那双难忘的枯竭的眼睛进行了一个加工臆造,慢慢地我才发现这一切就像赫克托耳临死前一样,一切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