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的影响比我们想象中大很多
今天早上,六六在家玩得无聊了。他想去楼上的凯凯家玩。于是,我就带着他去凯凯家。一看,凯凯在边吃饭边看电视。我顿时就觉得恨铁不成钢,恨铁不成钢的对象是凯凯的爷爷奶奶。
昨天来他家时,我就强行将他家电视关掉了。凯凯嘴里喊着,我要去阿姨家玩,我要阿姨家玩。阿姨也就是我。边喊边哭,也不知道他是因为我关了他的电视了还是真想去我家玩。我对凯凯奶奶说,小孩子,让他哭,哭一次他就知道了,哭也不会开电视,下次就不会哭了。
我还反复对我的行为表示抱歉,确实是自己管得太宽,管到人家家里来了。凯凯奶奶很好说话,她表示理解,觉得电视确实不能一天到晚都开着。还解释道,凯凯就是因为在外婆家养成了这样的不好的习惯,所以来她家也一时难改。
各位客官,此时此刻,你们是不是心里纳闷着,天呀,这是一个怎样的人设?跑到人家家里直接关电视。在此我还是要辩驳一句,其实我真不是这样的人呀。我们先来看看凯凯小朋友是怎么看电视的。凯凯比我六六小一天,也是三岁了,如果六六不来找他玩,就一直看电视。整整一天都看,如果把电视关掉,就哭个昏天暗地。所以爷爷奶奶都不关电视。
而且他看电视只看一种,就是看游戏。而且只看一个游戏,那就是《植物大战僵尸》,僵尸们不停地进攻,植物不停地反抗,打败僵尸。这样,他可以反复看一天,每天看。
才三岁的孩子呀,我真怕眼睛会看瞎去。
当然,我更关心的是六六。我关电视也是为了六六。他和六六真真是好朋友,我从来没见过六六和谁可以玩得这么好。两个人玩一天都可以不吵一架,不闹一次别扭。仅此唯一一个。凯凯也很让着六六,虽然他还很小,虽然他和他的表姐天天打架,可能是真的很喜欢这个比他大一天的哥哥,所以,他从来不和六六抢玩具。六六也不是个喜欢抢东西的孩子,但是基本上还是凯凯让他多。
而六六就经常喜欢往凯凯家里跑。我也喜欢两个这么 好的小伙伴玩在一起。刚开始,我为了不让六六看电视,就会让凯凯来我家里玩,可是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六六也会想要去凯凯家玩不同的玩具。而凯凯家电视从来不关,六六玩一下玩具看一下电视,这样更加分散注意力。
这里申明,六六并不是被绝对禁止看电视的,他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平均有一个小时。
所以在昨天关凯凯家电视之前,我还关过一次。凯凯当时正在和六六玩得热火朝天,我还以为关了神不知鬼不觉。然而,凯凯就是这样的大神呀,刚关,他马上察觉出来了,大声抗议,并立马眼泪泛滥,哭得那个伤心欲绝。
于是,不过三秒,心疼孙子的爷爷立马就把电视开开了。我也不便再说什么了。
昨天关了电视后,和奶奶反复强调,这样看电视,对孩子智力视力都不好。奶奶也一直点头表示赞同,再加上六六在旁边不停地叫凯凯去玩玩具。总算没有哭太久,爷爷也正在吃饭,这个电视算是成功关掉了。
结果呢 ,今天一早过来看到的这一幕,真是扎心了。爷爷奶奶又坚守不住阵地,又开了植物大战僵尸,让凯凯边看电视边吃早餐。你说说,我能恨铁不成钢吗?
可是,事情却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六六居然叉着腰,学着一副长辈的样子,在“教育”凯凯:“你又看电视了,你怎么又看电视了?”这几句话反复念叨着。我看了都要笑岔了。凯凯也戏剧性地站起来,跑到电视机旁,把电视关掉了。
这一幕,真真是震惊了我们的下巴。
凯凯的电视依赖症就这样好了?就是因为六六的一句话。这就是同伴的影响力啊。
所以,我们现在社会的“择校热”,其衍生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名校优秀的生源。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越是长大的孩子 越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
我以前学校的我非常尊敬的林校长,就说过她儿子的一件小事。她儿子正在长沙名校读中学。有一次,儿子的智能手机坏了。当时林校长主动提出要给儿子换一个好点的手机,问他两千以上的手机可以吗?我心里还在预想,林校长儿子会不会想要更贵的苹果手机呢?当时可不是华为的世界,苹果手机还是多数人的白月光。
结果林校长接下来的话让我瞠目结舌,我儿子说,我不要智能手机,给我买个老年机就可以了,能够打电话联系上你们就够了。
天呀,我真是惊呆了。当时,我正在一所农村学校带六年级,大多数孩子进入了叛逆期。家长还向我诉苦,说自己的孩子硬是缠着买智能手机,嫌弃电话手表。不答应买还当场甩脸色。问我怎么办?理由想了一大堆,最后还是被熊孩子一句话驳回,我玩得好的都有手机了。
扪心自问,才读小学,我肯定是不会给儿子买手机的。可是为什么林校长的儿子和我们班的孩子却差别这么大。我想,同伴的影响应该是巨大的。在大家朝夕相处中,行为,言语,思想方面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特别是小孩子,未定性,更容易受影响。
最近在看到郑渊洁的书,他在分析女儿为什么能如此学霸 ,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确保女儿最要好的同学朋友都是学霸级的孩子。如果孩子和同学之间的聊天话题是学习范畴的事,孩子很难不成为学霸。孩子最要好的同学朋友是什么样的人,和孩子的考试成绩关系很大。
所以,从小作为人民教师的姨妈就三番四次地叮嘱我,一定要和成绩好的玩,不要和成绩不好的玩。可是我小学到初中,都是成绩最好的那个。挑选同伴也只能选择离家近的孩子。就像六六去凯凯家最方便。
当然我不会这样要求六六。我觉得孩子只要心地善良,都可以一起玩,特别是凯凯和六六这么合得来,凯凯愿意听六六的话。而六六能将妈妈的话也放在心上。我想这样也完美,就让六六成为同伴的主导,成为影响同伴的那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