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之光》
“瑜伽是控制心的意识波动”要用智性向错误之处发起进攻。
一.根基:
脚掌——叶子——延展
中线:2、3根脚趾中间的位置开始到脚跟中央,相当于叶子的中脉。从中脉开始均匀向两边展开,向两侧的边缘供给能量。尽可能展开脚趾并贴地,但不要为了展开而展开。
自我感觉:我是否在中线两侧创造出了均等的空间?每根脚趾之间是保持了均等的空间还是压缩了空间呢?
脚掌——天平——对称
足弓处是天平的中心,前、后脚掌分别为天平的两个托盘
脚的皮肤——棉花——柔软
腿——香蕉树(结果前)——笔直
脚踝、膝盖、大腿根部三点对齐
二.身体的五大元素:
土元素代表骨骼,像岩石一样稳定、牢固、坚实。
水元素代表肌肉,因为水可以流动,肌肉可以调整,而骨骼却无法调整。
火元素是纤维,将骨骼与肌肉联结起来。
空元素是皮肤,外层皮肤可以伸展、收缩。
风元素存在于空元素和火元素之间,由于皮肤、肌肉和纤维之间需要足够的空间,所以必须让“风”来占据空间和保持流动。
上师说:“体式应这样去做——让肌肉越来越向骨骼靠近,通过韧带和结缔组织让肌肉移向骨骼。这样皮肤和肌肉当中的空间就被创造出来了”
即,内收:运动神经(肌肉)不要向外挤压感觉神经(皮肤);同样的感觉神经也不要触碰运动神经。皮肤纤维和运动神经纤维之间有了空间,这样空气就可以在这两者之间流通。
三.体式:
练习体式,大脑左右两侧要保持平衡,要看到双脚的调整让大脑有了回应,如果掌握了这种回应,懂得了冥想,也就明白了体式中蕴含的“禅”。
前屈:
不要只做背部中侧的伸展,而是要训练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脊柱同步前行,这样练习避免受伤。如果只单单移动脊柱向前,就很容易受伤,因为脊柱两侧的肌肉是迟钝的。
扭转:
1.保持腹部肌肉放松、柔然,不要让腹部的肌肉变僵硬。在腹部柔软的状态下旋转躯干,这其中转动的是腹部的肌肉,而不是胸腔;
2.后背的皮肤放松下来,不要变硬。当皮肤旋转的时候,身体自然也跟着旋转。让后背的肋骨移动时,找到开花的感觉,这样的移动需要皮肤的柔软。
3.行动可能带来身体的僵硬,所以要记住,扭转是移动,一切都应该是柔软的。想象蛇是怎么移动的,我们的肋骨要像蛇一样行动自如。因为太僵硬,所以转得不到位。
摊尸式:
身体中正,调整肩胛骨使之远离脊柱,上抬后肋,伸展肩膀,延伸双肩,让它们远离背部。弯曲手肘,手肘上提离地,拉伸大臂后方的内侧使之向手肘方向靠近;现在下压手肘和大臂,展开两侧肩胛骨使之远离中心,让肩胛骨向脚跟的方向,感觉肩膀和耳朵间有充足的空间。使身体后侧的皮肤重获自由,不要挤压皮肤,而是要拉伸皮肤。然后,让上臂保持不动,同时让前臂慢慢落回地面。
闭眼,让下眼睑轻落下来,尽可能让眼球下沉,放松眼球,感受眼窝,眼部肌肉完全放松,沉入大脑。完全放松舌根,放松眼睛两侧和耳朵内部,让神经关注两耳,仔细听,从双耳内部去观察,然双耳向内深入聆听内在的寂静,此刻你是平静的。跟随着内在的声音,让声音的震动渐去渐远,感受此刻寂静中的寂静。感官都放松了,再来感受头颅,让颅骨深深地移向内在,他越深入向内,头脑就越放松、安宁,让身体内在与外在的静谧越来越多,并安处在其中。
让身体作为客观存在着,眼、耳、鼻、舌这些感官越是走进内在,你就越靠近灵性的王国。
吸气时,腹部外侧的两点升起,中间点保持不动,胸腔外侧两点也该升起,中间保持不动。想要做到上述两点不容易,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才能达成。
如果让中间上提,两边下降,你会感觉呼吸很浅、很急,所以必须从腹部和胸腔两侧开始上提,如此一来头就会变轻,空虚的心会变得充实,这就是瑜伽。
吸气时,感觉像是海浪涌上海岸;呼气时,感觉海浪如退潮般缓缓回归大海。绝不能中断彼此的联结,即胸腔与内核之间的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