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我们费尽心思为孩子规划好前程,孩子就可以一生无忧了
1
《人生海海》作为一部描写了三代人的生活的小说,其中的每个人物都可以让我们看到很多故事。
作为第一人称的我,在爷爷的大道理下生活了16年,但也因为爷爷的一次错误,而被逼无奈远走他乡。
作为父母,当送孩子出去成了为孩子规划的最好的出路,这个时候在父母看来,已经是费尽心思为孩子谋划一个好未来了。
可是在远走异国他乡,语言不通,还被龙头(那个时候的走私人口头子)压迫,每天兢兢业业做着重复单调的工作,因为一点小事就被打骂。
这个时候,活着都成了一种负担。
就算是父母想尽办法求来的前程,在此刻的那个“我”心中,变成了一个阻隔自己和家乡的最大凶手。
2
回想起年初,国内的父母请求祖国包机接自己远在国外的孩子回国的新闻。
虽然网上有同情也有嘲讽,但是在这些送孩子出国的父母心中,这何尝不是为孩子费尽心思谋划的一条好的出路呢?
如果不是疫情,不是出现这样不可预测的黑天鹅,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可以成为镀金的某国华侨,可以选择在国外生活,也可以回来得到很好的待遇。
这和国内苦苦挣扎在高考下的孩子们比起来,不失为一条人生捷径。
3
在父母为孩子好而费尽心思谋划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用尽力气的父母,却忽视了一个人飘在异国他乡的孩子。
在《人生海海》中,“我”已经16岁了,可以靠工作养活自己了。
只不过工钱都是被龙头拿走,每天的生活刚够吃饱饭。
还要活在龙头的谎言下,赔偿所谓的偷渡费用(这个费用在后来回国的时候得到父亲证实,已经给过一个金镯子)。
而“我”的前妻,因为尚有点姿色,更是沦为龙头的小女人。
经过好几年的攒钱,才开起了自己店,最后换了个城市,才彻底摆脱龙头的压迫。
4
心理学上都说,父母的陪伴就是孩子最好的教育。
新闻上也看到很多父母无奈把孩子留在老家,自己出门打工赚钱为了给孩子更好生活的家长。
这些第一代留守儿童经过这些年的成长,已经长大成人了。
在我接触过的这些第一代留守儿童中,很多已经做了父母,但是他们心里一直有个执念,就是无论如何都不让自己的孩子再继续成为第二代留守儿童了。
他们都表示,小时候看到别人家的爸爸妈妈都在身边,偶尔会带着给买个冰淇淋,自己就只能在旁边看着。别人家里分零食,自己总是分到碎掉的饼干,和小个的糖果。
这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小孩子心里就是最初的公平感和安全感的来源。
5
如果留守儿童可以选择的话,他们肯定是希望宁愿父母在身边,哪怕日子过得苦一点也没关系的。
如果“我”和前妻可以选择,宁愿在父母身边一起受苦,也不要为了所谓的前程和安全,而远走异国他乡,辛苦了22年才得以回国。
如果那些从小就被送出去留学的孩子可以选择的话,他们会为了所谓的前程来选择远走异国他乡吗?
6
我们常常说,都是为了孩子好,所以才会费尽心思给孩子谋划一个好的未来。
可是,就在《人生海海》这么一部小说里,我们就看到了人生的无常。
爷爷讲了一辈子的大道理,却毁在了自己做事不讲道理上。
上校在别人身上大刀阔斧的动刀子救人,就是不敢在自己身上动刀子,消除掉肚子上屈辱的痕迹。
老保长从全村最富的人变成了全村最穷的人,因为在好的生活前面忘记了危机感。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能给孩子规划很好的物质和资源,却给不了孩子一生都平安顺遂的心灵。
如果因为分离而造成了孩子的心理问题,那么再好的人生规划还不如好好的陪伴孩子长大。
参考书籍:《人生海海》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