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实验|宝宝遇到“悬崖”会怎么办?

2017-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团妈时光机

当心理学和育儿发生碰撞,

你猜会发生什么?

透过神奇的心理学,

让我们来揭开儿童发展的神秘面纱。

在儿童发展心理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做《视崖实验》

大家一定很好奇,这个实验是做什么的?为什么有重大意义呢?

今天团妈就来跟大家聊一聊这个让大家发现婴儿是有深度知觉的经典实验。

什么是深度知觉?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宝宝在最初学爬行的时候,往往兴致很高,不管前方是不是悬崖峭壁都敢直接向前爬。爸爸妈妈为了安全往往会在床上安装床围,否则你一个刷微信的瞬间,就听到哇哇的哭声,宝宝可能已经掉到床下了......

再后来,你会发现,宝宝爬到床边就不在往下爬了,这是什么呢?可能大部分爸妈认为这个是经验习得,是孩子经历了跌落和受伤之后学会的。

但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和沃克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这种能力是“先天的”,宝宝只是“解锁”了深度知觉这个“技能”。

专业来讲,深度知觉是指人通过视觉估计对象的距离或深度而产生的知觉。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实验的整个操作流程吧。

实验的方法很简单。

首先需要一套视崖装置,即一张1.2米高的桌子作为平台,平台上放一块透明的厚玻璃

桌子以中间为界分成两半,一半上面铺着红白相间的格子图案,作为“浅滩”。另一半是将格子图案放在桌子下面的地板上,作为“深渊”。

这样,透过透明的玻璃板,平台看起来一半深一半浅,深的那一侧看起来像一个“悬崖”。

接着把研究被试(36名年龄在6~14个月之间的婴儿)放在平台的浅侧靠近中线的地方,让妈妈站在深侧呼唤孩子,吸引孩子越过视崖。

猜猜孩子们会有什么表现呢

研究结果:研究中9名婴儿拒绝离开中间板。剩下的27名里只有三名犹豫的爬过视崖的边缘,而大部分婴儿拒绝穿过视崖,他们向远离母亲的浅侧爬行;或者因为不能到达母亲那里而大哭起来。

毫无疑问,这个时候,婴儿已经意识到视崖深度的存在。

与此同时,两位心理学家还用各种小动物作为实验参照。实验结果很有趣,不同种类的动物感知深度能力的发展与他们的生存需要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它们要生存,就必须在能够独立行动时发展出相应的深度知觉能力。

像小山羊一出生后就很快可以自己站立、行走,把刚出生仅一天的小山羊放在视崖上明显会变得惊恐呆滞,出现了防御行为;而靠嗅觉在夜间觅食的老鼠则不需要发展这个能力,因此在视崖实验上也会表现的比较“愚蠢”。我们人类则是在6个月开始出现这种能力。

那么,这个实验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

婴儿的爬行经验对于促进深度知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如一个人自己去认路和别人带路学到的经验不同一样,婴儿学会了爬行就好像人学会了自己认路一样,婴儿爬行意味着能主动建构空间知识,更好的记住物体的空间位置、距离,提升识别空间的能力

此外,婴儿爬行能促进大脑皮层神经突触联系的加强,使脑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这么看来,爬行对于宝贝的发展好处多多,家长们一定要让宝宝多多练习爬行哦。专家建议,宝宝自会爬行之后,至少要爬满六个月再练习站立和走路。所以各位宝爸宝妈们,千万不要着急让宝贝走路哦,否则宝宝将错过一个发展和提升的好机会。

ps:对这个实验感兴趣的爸爸妈妈,也可以利用家里的桌子和小工具自己搭建一个“小视崖”,来看看宝贝的表现,真的会有新发现和新惊喜呢。

欢迎大家留言给我,下周同一时间好玩有趣的育儿心理学分享给大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