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善读「论语」国学与传统文化

善读「论语」1.1:蔺相如不知不愠,勇廉颇负荆请罪

2018-03-08  本文已影响20人  善氏

「学而篇第一」1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能够温故知新、学以致用,不也很欣慰吗?有知己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不被人理解也不恼恨,不也很君子吗?”

【解释】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即儒家之学,孔子的学生曾子在其所著《大学》的开篇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见儒家之学的真正目的,是在于自我道德修养的不断提升,以至于“至善”的境界。

“时”有时常和时机之意。

“习”有复习、温习、实习、践行之意。儒家的学问,必须要通过实践,才能明其义蕴。孔子说,“力行近乎仁”。所以儒家特重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由《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亦可知,古人必以“学”始、以“行”终。因此“习”在此处可作实习、践行解。亦即“学而时习之”就是指一有机会就学以致用。

当然,“习”也可作复习、温习解。但若作此解,则“习”在此处就应指“温故知新”,否则后面的“不亦说乎”就似于情理不通了。因为学习本身实际上是件苦差事,所谓“十年寒窗苦”、“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复习、温习”这件事情本身多半并不会让人感到愉悦。但是,如果在“温故”的过程中能达到“知新”的效果,能领悟到学问更深的一层境界,那么,那种豁然开朗和恍然大悟是确实可以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愉悦感的,这个很多人应该都有实际体会。而如果通过“温故知新”能够领悟到人生大道,那么,那种喜悦怕是只有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才能描述的了。

“不亦说乎”的“说”,是“悦”的通假字。“悦”字为“心”旁,所以是发自于心的高兴,但却未必显露出来,所以这里用“欣慰”来释意,也体现了学以致用和温故知新后的那种愉悦之外的满足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明人在修养身心、践行仁道的过程,确实会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和喜悦感,而这种喜悦是任何物质满足也无法替代的。所以才有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也表明了精神追求总是位于人类需求的最高层次。

孔子之学之所以重“道”,是因为“为人之道”至关重要,它是指导人一切行为的原则性规范。有了这种“为人之道”,人的行为才能循良知、守底线;才能知何所当为,何所不当为;才能以道驭术,而不使术伤人。

比如现代的IT技术就是用一种“术”。若能以道驭术,以良知去运用技术,它就会为人类带来便利,为人类造福;若不以道驭之,那它就很可能为害人类。

例如,若善用原子能技术,则可以解决人类的能源危机;若滥用原子能技术制造武器,则可能毁灭整个世界。

再如,若善用IT技术,则可以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若滥用IT技术开发电子游戏,则会让人耽于玩乐、沉迷网络、不务正业、损害健康、浪费生命甚至为害社会。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科技的……等等各种“术”的发展史,“术”的威力是越来越强大,呈几何级数增长;而人类的向道之心却越来越弱,以道驭术的能力越来越弱,这样下去,不觉得细思极恐吗?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指同类,即志同道合者。但中国人交友尤重知己,所谓“知音难觅,知己难寻”,“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甚至可以“士为知己者死”,故常以“知交好友”区别于泛泛之友。而且,世上也不乏志同道合但却相处不睦者,故此处将“朋”译作“知己”似乎更符合人的情感逻辑。

“乐”是喜形于外。有知交好友从远方来,怎能不分外高兴?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知”指理解、懂得、赏识。人的学问、见识、境界不同,相互间不能理解也是常有之事,所谓“夏虫不可语冰”也。

“愠”指怨恨、恼怒。

“君子”在《论语》中,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一般译注者在此处都将“君子”作名词解,意为“有德者”。我认为这里做形容词解,用以形容一种君子风范似乎更合适。因为其一,儒家对于君子的认定不会如此简单;其二,前两句中的“悦”和“乐”在这里都是作形容词用;其三,现代也常有把“君子”作形容词使用的情形,比如说某人某件事情做得“很君子”,意思是此人在某件事情上的作法有君子之风,具备了君子所特有的某种品格,但却并非指该人一定是君子。比如我们评价某人在某事上的表现很勇敢,而事实上这个人在平时却可能是一个比较胆小的人。

一个人如果因为受到别人的误解、非议而恼恨,轻则此人会因烦恼郁闷而自我伤害,重则可能更进一步去伤害他人。而如果这个不被理解的人手握权柄,那就会对他人甚至对整个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中国历史上的历次文字狱就是很好的例证。

孔子提倡的“人不知而不愠”,提倡人应有君子之风,当下的中国尤为重要。现在有很多中国人,无论是否受过教育,也无论教育程度高低,几乎都是一言不合就开骂,上至祖宗八代、下至父母妻儿都可能受到“问候”。这种现象在网络社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我自己也常常在此方面表现得很没风度,这确实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反思、改过。如果任由“人不知而愠”这种戾气蔓延滋长,则后果难以想象,绝非全体人民之福。

【历史典故】

蔺相如不知不愠,勇廉颇负荆请罪

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典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仅此一个典故,就为中国贡献了经久不衰、广为人知的三个成语——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刎颈之交。

负荆请罪

话说在2300多年前,中国正处于战国时代。当时赵国的都城邯郸有一位闻名诸侯的勇将叫做廉颇,因战功官拜上卿。蔺相如也是赵国人,起初是赵国内侍长官缪贤的门客,因勇敢且有智谋故,深得缪贤赏识。

当时赵惠文王得到了名闻天下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后,垂涎三尺,便提出要以十五座城池与赵王交换和氏璧。

赵王明知秦王是想借机巧取豪夺,但无奈彼时秦强赵弱,赵王既不愿将和氏璧白白拱手让人,又不敢得罪强秦,想找人出使秦国交涉,却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正在左右为难之际,闻知此事的缪贤向赵王力荐了蔺相如。

蔺相如出使秦国后,以大智大勇折服了秦王,兑现了向赵王亲口许下的“完璧归赵”的承诺。蔺相如也因不辱使命于诸侯而受到赵王的尊重,并官拜上大夫。

后来,在秦王和赵王的渑池会上,蔺相如再次以其大无畏的精神,挫败了秦王意欲羞辱赵王的图谋,保全了国家尊严。赵王因蔺相如在渑池会立下大功,因而拜其为上卿,排位在同为上卿的廉颇之上。

廉颇认为自己是靠出生入死、战功赫赫才才得以官拜上卿,而蔺相如出身低贱,仅凭口舌之利就位居其上,因此大为不满,到处放风说:“我如果见到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蔺相如听说此事后,就刻意回避廉颇。每当要上朝时,就请病假在家,以免廉颇为了朝堂上的排位先后而与自己争执。

即使蔺相如出门,只要远远看到廉颇,也是赶快避开。这让蔺相如的手下人深以为辱,不断有人去向蔺相如吐槽,表达失望之意,甚至还有人要辞职离开,但都被蔺相如一一劝止了。

蔺相如开导大家说:“在诸位看来,廉将军和秦王谁更厉害?”

大家都说:“当然是秦王厉害!廉颇比不了啊。”

蔺相如又说:“以秦王的威势,我尚且敢在朝廷上当众呵斥他,羞辱其群臣,难道我还会怕廉将军吗?我所顾及的是,强秦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啊!如果现在两虎相争,势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一再忍让,是以国家大局而非个人恩怨为重啊。”

廉颇后来辗转听到了蔺相如的这番话,深感惭愧。于是前往蔺相如家中负荆请罪,真诚地自责道:“我是个粗人,不知道将军原来竟如此宽宏大度啊!”

此后,廉颇与蔺相如相交甚欢,竟成刎颈之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