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0天》的意义
我们经常听到“中年危机”这个词,之所以是危机,描述了中年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上有老下有小,责任重大。体力脑力下降,想要开创一番事业却又有家庭牵绊,不敢生病,更不敢下岗,时不时还要遭遇家人的冷嘲热讽和白眼,说是危机一点儿也不为过。
反思,怎就过成了“危机”呢?是不是可以翻转,化危为机。
人的一生平均寿命大概是28000个日子,《28000天》就是一本从全生命周期来看待金钱的一本书。
我从书中收获了两点:
一、人生需要财务规划
人的一生平均寿命大概是28000个日子。如果把这28000天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0-20岁、20-40岁、40-60岁、60-80岁。那不同的生命阶段,需要不同的金钱规划。
我们一生都在花钱,而真正赚钱的时间就那么二三十年。
0-20岁是费用支出是父母为我们创造的,而我们一旦为人父母时,是否还沿用父母的金钱习惯。需要提升对金钱的认知,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毕竟孩子本身才是财富的制造者,而不是金钱。让孩子在0-20岁具备规划意识。
20-40岁初为父母,事业起步。
需要多储蓄而不是过度消费,努力赚钱同时需要购买人寿保险。
马克吐温说“唯一确保安康的方法就是吃不想吃的,喝不想喝的,还有做不愿意做的事。”
40-60岁这个阶段就是中年危机的阶段。
化危为机的办法除了自我成长以外,就是需要多一层财务规划。
严格的按照“50:20:30法则”。
1、必要开销(食物、房屋、健康、教育)不超过收入的50%。
2、20%收入放入财务基金:寿险保费、紧急预备金、退休金、孩子教育金等)
3、30%用于享受美好人生。
60-80岁是退休阶段。
无论现代世界如何进步,无论你身处哪个时代,有一件事永远不变——我们都会衰老。
诺曼·约瑟夫爵士曾说,当你变老时有三件事会发生。第一件是你的记忆逐渐消失,然后无法记得其他两件事是什么。
合理和提前规划退休计划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