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普:带你认识我们的家园-行星地球

地理科普:带你认识我们的家园-行星地球 19.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2018-03-28  本文已影响6人  夏墨稻草人
黄土高原

黄土就是质地疏松的黄色土状物质,是地质历史时期的岩石风化产物。我国是认识和研究黄土最早的国家。“天雨黄土,昼夜昏霾。”漫天黄土飘落到大地上,就像在下黄土雨,白天也像夜晚一样昏暗。那景象大概类似于我国北方春天肆虐的重度沙尘暴。这句话出自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伏候今古注》,此外,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中,也有关于黄土的记载。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厚度最大的国家,我国的黄土主要存在于黄土高原上。

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西起青海省的日月山(属于祁连山脉东段),东至太行山,南到秦岭,北抵古长城,面积广阔,涉及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七个省或自治区,总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基岩之上覆盖着厚厚的黄土层。

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中国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是被风从遥远的中亚沙漠地区吹来的。研究发现,黄土的颗粒大小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说明风沙流(含有沙土的气流)在向东南运行的过程中,速度下降,颗粒大的沙粒、土粒在距离源地较近的地方先沉积下来,颗粒小的则飘得更远,在远离源地的区域沉积下来,这种颗粒大小差异是风成黄土学说的证据。此外,这些沉积下来的黄土物质,矿物成分与底下的岩石成分很不相同,说明黄土不是岩石原地风化的结果,而是来自遥远的他乡。还有的地质学家认为黄土是流水沉积形成的,因为在古代冰川的边缘区,冰川融水带来的细粒物质也会形成黄土,沉积在山谷口和山麓的洪积、冲积平原上。有的研究者发现部分黄土具有明显的层理,甚至找到十几万年前水生动物的化石,便把它们作为黄土水成说的依据。此外,还有残积说,认为黄土是黄土高原的基岩经过长期风化作用就地形成的,因为岩石风化的最终产物便是土壤。

在黄土层上形成的地貌都属于黄土地貌。以黄土高原为例,黄土地貌复杂,形态多样,地表植被稀少,从整体上看,显示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景观,仿佛一位饱经岁月沧桑的老人的皮肤。纵横的沟壑之间是面积大小不等的黄土高地,它们也有各自的名字,常见的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柱、黄土桥等。黄土塬是顶面平坦开阔的高地,黄土梁是梁状的长条形高地,黄土峁是馒头状的高地。从塬到峁,高地的面积逐渐减小。

是什么让从中亚地区远道而来的黄土客人变得如此支离破碎呢?答案是流水的侵蚀作用。黄土沉积物本身没有层理,直立性较强,这也是人们能够挖掘窑洞作为民居的主要原因。但是黄土质地疏松,孔隙度较大,具有湿陷性,一旦遇到暴雨形成的地表水流或者河流,水会顺着黄土的裂隙和孔隙向下流动,黄土中的石灰岩和黏土矿物等成分被水溶解带走,黄土就会被侵蚀出洞穴,洞穴不断扩大的后果便是引起上部黄土整体塌陷,形成沟壑。

黄土是重要的耕作土壤,它容易被水侵蚀的特性,加上人们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破坏自然植被的行为,造成黄土分布区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耕地面积更加小而分散,给农业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有个笑话讲到黄土高原耕地资源的稀缺,记者采访黄土高原区的农民:“您家里几块儿地啊?能带我们参观一下吗?”农民笑答:“好啊,我家有11块儿地呢。”找来找去只找到10块儿,最后他一拍脑门,捡起地上的一顶草帽:“啊,差点儿忘了,第11块儿地在这,草帽底下盖着呢......”虽然具有夸张的成分,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耕地资源稀缺的严重性。

水土流失不仅妨碍农业发展,还造成流经黄土分布区的河流泥沙含量巨大,泥沙淤积危害水力发电站的正常运转,缩短水电站的使用寿命,使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给河流中下游地区带来洪水威胁,可谓危害极大。因此,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保护任务非常艰巨,退耕还林,植树种草,保持水土,成为这一地区的首要目标。

风吹来黄土,水刻出沟壑,最终造就了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传统民居 窑洞 黄土高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