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想法人生几何?读书,学习

道德经第二章美之为美札记

2021-08-29  本文已影响0人  语言游戏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今译】

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丑的观念也就形成了;都知道什么是善,恶的观念也就出现了。所以,有和无相互生发,难和易相互转化,长和短相互彰显,高和下相互依存,音和声相互配合,前和后相互跟随。因此,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以不言的方法来施予教导。万物任由其生长变化而不加干涉,生养了万物却不占有它们,培育了万物却不仗恃、炫耀自己的力量,成就了万物却不自居有功。正是因为不居功,功业才不会离开他。

【解析】

人们是在有了认知的基础上才生成了价值判断。人类是万物的灵长,具有超然的智慧,能够对自然界进行极大程度的改造,但是,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就警告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后来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一系列对立的概念,并且指出了它们彼此之间共同的关系,即两者相比较而显现,相对应而依存。要看到差异之中相同的一面,不要将差异绝对化。

在说话和做事的时候,要常往事情的对立面去想想,这样才可以令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变得更为周全、妥善。

老子的“无为”讲的是无心于为,也就是顺其自然,不是自己特别地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同样,“不言”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不是为了要别人必须怎么样来做而自己去说了很多。

老子的“无为”,不是一无所为,而是无不当地为,是不妄为,而恰到好处地为。

正因为一切的价值判断都是相对的,所以才不需要人力的强为,你想要达到一个好的目的,然而这种好是相对的啊,你在达到了好的一面的同时,不好的一面也就随之产生了。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老子“无为”的本质,是希望人类行为做事,要遵循大道,不可违背规律。

人身上的优点和缺点都是有着相对性的,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优点和缺点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注者谨识】

禅宗六祖惠能咐嘱弟子之三十六种相对性概念。又作三科三十六对法门。

(一)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

(二)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

(三)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嗔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