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 | 所为愿为
替古言立左道,为今人开旁门。
我们在草堂 | 孔子是只丧家犬 里面说了,孔子在齐鲁卫三国之间辗转流亡,又在陈蔡两国之间绝粮,称自己如同丧家之犬。
但是,在那样的情况之下,那样的境遇之下,孔子给我们充份展现了一个圣人是如何处世的。
这个圣人,不断地被人追杀,四处流亡,有时像牛一样倔强,有时像孩子一样可笑。
正因为孔子不管在哪种处境,怎样的起伏,甚至是丧家之犬,都坚守着、坚信着自己的抱负和学问,所以才会被人尊称为“圣人”。
知其不可为之
有人就说,这不过是自负清高、迂腐孤傲罢了。
我要说,你只看到孔子的清高,却不懂他的清醒。
你只看到孔子的孤傲,却不懂他的傲骨。
一个君子,在应该作为的时候,就要敢于站出来。
“知其不可而为之。”
一个君子,不会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而放弃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很多人选择不作为,做一个“瞎子”,因为他们不敢,他们害怕,害怕失去一些东西。
所为愿为
而孔子辗转流亡的历程,充分地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人是怎么一步一步修炼成圣的。
这样的一条君子之路,每一步都充满了荆棘和坎坷。
你每前进一步,它都会给你留下一道伤痕和印记。
孔子很明白,不想做“瞎子”,想要清醒地活着,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而他一直在默默承受着、坚持着。
即便走在这条道上,伤痕累累,他也绝不会后悔。
即便遇到多大的不公,受到多大的耻辱,他也不会心存怨艾。
即便所有的事情重来一遍,他的决定也还是一样。
因为,这是孔子心中所愿,而做出的选择。
从心所欲不逾矩
年过七十了,孔子已经不再追求名声、权利或者是别的什么东西,而别人选择做一个“瞎子”,是因为他们还需要这些东西。
孔子唯一惦记着的,只有心中的志向。
只有不断地付之行动和实践,印证学问,体会世间的真理,实现自己的理想,才会不亦说乎。
而孔子一生,都在为此苦苦追求着。
所以,儒家的力量永远是来自于行动,而不是语言。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如果,你真的能够做到这样,才配称之为一个真正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