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文学创作文学

许三观——为自己卖血

2018-12-15  本文已影响29人  皓月皎皎yu

第二次看余华的书,是他的《许三观卖血记》,第一次看的是《活着》,这两本我都很喜欢,只是这本看后意外的坦然,因为许三观的结局并不算太差,我所想的太差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但纵观全书,许三观虽历经坎坷晚年倒也安生,和福贵相比简直好太多。

《许三观卖血记》讲的是一个平凡送茧工的平凡一生,一个小人物的伟大与卑微。

读着余华的文字,心情总是挺沉重的。

《活着》通篇给人以压抑和悲伤,《许三观卖血记》却在这种压抑悲伤下隐藏了温柔。

读这本书我哭了两次。

第一次是许三观带一乐吃面条。

一乐爬到了许三观的背上,许三观背着他往东走去,先是走过了自己的家门,然后走进了一条巷子,走完了巷子,就走到了大街上,也就是走在那条穿过小城的河流旁。许三观嘴里不停地骂着一乐:”你这个小崽子,小王八蛋,小混蛋,我总有一天要被你活活气死。你他妈的想走就走,还见了人就说,全城的人都以为我欺负你了,都以为我这个后爹天天揍你,天天骂你。我养了你十一年,到头来我才是个后爹,那个王八蛋何小勇一分钱都没出,反倒是你的亲爹。谁倒霉也不如我倒霉,下辈子我死也不做你的爹了,下辈子你做我的后爹吧。你等着吧,到了下辈子,我要把你折腾得死去活来……“
一乐看到了胜利饭店明亮的灯光,他小心翼翼地问许三观:“爹,你是不是要带我去吃面条?”
许三观不再骂一乐了,他突然温和地说道:
“是的。”

这种跨越血缘的爱,催人泪下。许三观的刀子嘴豆腐心,他的温柔,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次是许三观最后一次去卖血。

坐在供血室桌子后面的已经不是李血头,而是一个看上去还不满三十的年轻人。年轻的血头看到头发花白、四颗门牙掉了三颗的许三观走进来,又听到他说自己是来卖血时,就伸手指着许三观:
“你来卖血?你这么老了还要卖血?谁会要你的血?”
许三观说:“我年纪是大了,我身体很好,你别看我头发白了,牙齿掉了,我眼睛一点都不花,你额头上有一颗小痣,我都看得见,我耳朵也一点不聋,我坐在家里,街上的人说话声音再小我也听得到……”
年轻的血头说:“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什么都和我没关系,你把身体转过去,你给我出去。”
许三观说:“从前的李血头可是从来都不像你这么说话……”
年轻的血头说:“我不姓李,我姓沈,我沈血头从来就是这样说话。”
许三观说:“李血头在的时候,我可是常到这里来卖血……”
年轻的血头说:“现在李血头死了。”
许三观说:“我知道他死了,三年前死的,我站在天宁寺门口,看着火化场的拉尸车把他拉走的……”
年轻的血头说:“你快走吧,我不会让你卖血的,你都老成这样了,你身上死血比活血多,没人会要你的血,只有油漆匠会要你的血……”
年轻的血头说到这里嘿嘿笑了起来,他指着许三观说:“你知道吗?为什么只有油漆匠会要你的血?家具做好了,上油漆之前要刷一道猪血……”
说着年轻的血头哈哈大笑起来,他接着说:“明白吗?你的血只配往家具上刷,所以你出了医院往西走,不用走太远,就是在五垦桥下面,有一个姓王的油漆匠,很有名的,你把血去卖给他吧,他会要你的血。”
许三观听了这些话,摇了摇头,对他说: “你说这样难听的话,我听了也就算了,要是让我三个儿子听到了,他们会打烂你的嘴。”
许三观说完这话,就转身走了。他走出了医院,走到了街上,那时候正是中午,街上全是下班回家的人,一群一群的年轻人飞快地骑着自行车,在街上冲过去,一队背着书包的小学主沿着人行道往前走去。许三观也走在人行道上,他心里充满了委屈,刚才年轻血头的话刺伤了他、他想着年轻血头的话,他老了,他身上的死血比活血多,他的血没人要了,只有油漆匠会要,他想着四十年来,今天是第一次,他的血第一次卖不出去了。四十年来,每次家里遇上灾祸时,他都是靠卖血渡过去的,以后他的血没人要了,家里再有灾祸怎么办?
许三观开始哭了,他敞开胸口的衣服走过去,让风呼呼地吹在他的脸上,吹在他的胸口;让混浊的眼泪涌出眼眶,沿着两侧的脸颊刷刷地流,流到了脖子里,流到了胸口上,他抬起手去擦了擦,眼泪又流到了他的手上,在他的手掌上流,也在他的手背上流。他的脚在往前走,他的眼泪在往下流。他的头抬着。他的胸也挺着,他的腿迈出去时坚强有力,他的胳膊甩动时也是毫不迟疑,可是他脸上充满了悲伤。他的泪水在他脸上纵横交错地流,就像雨水打在窗玻璃上,就像裂缝爬上炔要破碎的碗,就像蓬勃生长出去的树枝,就像渠水流进了田地,就像街道布满了城镇,泪水在他脸上织成了一张网。

许三观老了。

那个请许玉兰一下午吃了八角三分钱的许三观,那个在饥荒时为老婆儿子用嘴做菜的许三观,那个为了救一乐连自己命都不要的许三观,老了。

他的血没人要了。

那些个阿方、根龙

那时陪伴我的人哪,你们如今在何方?

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温一温。

人生兜兜转转,不过一场修行罢了。

更多的,余华在这本书中表达了爱,很多人说是悲惨的,但我感觉也存在很多温暖。相依为命的温暖,绝望的温暖,亲情的温暖,饥饿的温暖......是爱在支撑着这本书

不是因为爱,许三观不会为许玉兰在米饭下藏红烧肉。

不是因为爱,许三观不会陪二乐的队长喝那么多的酒。

不是因为爱,许三观不会为一乐沿途卖血。

不是因为爱,二乐不会在风雪夜把一乐送回家,自己也染上疾病。

不是因为爱,许玉兰也不会带许三观去吃那么多的猪肝,喝那么多的黄酒。

也正是这种爱,带来了一次次的鼻酸。

许三观最喜欢的孩子是一乐,而偏偏一乐不是许三观亲生的,这是全书矛盾的集中。许三观不肯将卖血钱花在一乐身上,却为了他几乎赔上了命。

在爱面前,血缘算什么呢?

许三观的坦诚与担当,他的暴躁与温柔,正是那个平凡的送茧工,正是千千万万百姓的共通之处。

我们都有爱。

书的结尾,进入改革开放的时代,许三观一家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与《活着》对比,这个结局已然太过完满。只是最后的一个情节,年迈的许三观为了吃炒猪肝和黄酒而决定再去卖一次血,然而就在这一次他遭受了巨大的精神上的打击,年轻的血头否定了他的血,说像油漆一样没人再要,许三观,已经老了。悲凉的味道又似乎在一个完满的结局中飘荡开来。

感谢余华为人间带来了这么悲喜交加的小说,看过了活着和这本许三观卖血记,下次一定去读读他更多的小说,毕竟这么优秀的作家还是希望更多的了解一下他其余的名篇,被深深圈粉。

下一本《兄弟》!

许三观——为自己卖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