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
文/默本声色
这个星期,清源要带大家认识的是日本另一个设计领域的大师,这些大师可能大家都耳熟能详。
如果你不认识,那最好,清源会带你了解下这些大师。
如果你已经认识了这些大师,那也没关系,大师的经典值得反复回味,我们可以再次认识他们。
这个领域就是建筑设计,今天我们要了解的第一位建筑设计大师是隈研吾,他和伊东丰雄、矶崎新和妹岛和世被人视为当今日本的四大建筑巨擘。
后续我们也会给大家介绍到其他的几位大师。
隈研吾隈研吾在中国很受欢迎,不仅是以为他独特的设计风格,更是因为在中国很多地方能看到他所设计的经典建筑作品,所以如果你想观摩大师的作品,完全可以不用出国,在中国就能领略到。
中国美术学院1
轨迹
隈研吾1954年出生于大阪。
幼年的隈研吾深受他的祖父影响。“我的祖父在田边搭了一个小屋,每个周末我们都会到那儿去小住。”他在给妹岛的信里写道,“屋子的土墙常常一片片剥落下来掉在榻榻米上,我就在上面满地打滚嬉闹。”
隈研吾的父亲是商人,但对设计和建筑很感兴趣,经常带他去日本各地参观建筑。
食材之家1964年,日本举办奥运会,东京市大兴土木,建起了一批宏伟壮观的大建筑,其中就有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体育馆。这所体育馆以其脱离传统的建筑结构和造型,成为划时代的作品。
当时的隈研吾被它的魅力吸引,萌生了当建筑师的念头。他后来回忆说:“从那里我意识到建筑能影响人们。如果奥运会没有在东京举办,我想我也不会成为一个建筑设计师。”
云南腾冲云峰山温泉度假村1970 年代,隈研吾进入东京大学工程研究所建筑系学习,当时他的授业老师原广司和桢文彦都深受建筑大师丹下健三的现代派影响。
那时的隈研吾和大多数日本建筑师一样,深深着迷于钢筋混凝土的魅力。
1979年,他从东京大学建筑系硕士毕业。
1985年,他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进修,这也正是他所谓“逐渐认定自己作为东方人的身份属性”的时刻。
上世纪70年代,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席卷西方,日本当然也不甘落后,涌现出以黑川纪章、矶崎新等为代表后现代建筑风格设计师,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带有和风的特色。
梼原木桥博物馆从纽约回国之后隈研吾是这股风潮的后起之秀,不同的是他的设计起源不同,他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利用建筑实践本身完成对当时的城市建筑方向进行激进的批评。
这时期他最为人所知的事他为马自达汽车公司设计的M2项目,这个项目被建筑评论界贬为“是向都市恐怖主义的倾斜”。背上这种行业“恶名”之后十几年隈研吾经历了设计生涯的低谷,被日本的建筑核心所排斥。
也是这之后的十几年,隈研吾开始反思和思考,建筑的本质是什么。
后来他回忆说:“泡沫经济时期,东京到处大兴土木,他机械地做了很多意义不大的工作,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思考。经济泡沫的破灭使建筑项目剧减,但他却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去思考到底建筑的本质是什么。”
在这十余年期间,隈研吾被排斥出东京设计领域,于是他到了周边一些小城镇接一些小的项目。虽然项目不大却也更自由自在,有更多时间思考。所以这期间的这些建筑自然包含了他这时期的思考。
后来也证明这段沉淀的时期作品是有价值的,从1994年到2000年期间,隈研吾所设计的这些地方工程屡获日本各大建筑设计类奖项,也得到国际的认可。
四川成都君山·知艺术馆2
理念
1995年阪神发生了大地震,同年3月奥姆真理教地铁沙林毒气恐怖事件使隈研吾认识到超高超宏伟的所谓“强建筑”的不堪:再牢固的建筑,一旦碰到自然灾害和人祸,也会变得脆弱,它到底能否保护人成了疑问。
他认为,强建筑之脆弱与它的“恶”紧密相连:其一是体量庞大,越大越招摇,越大越碍眼;其次是物质的消耗,体积越大,消耗物质越多,而地球资源却日渐枯竭;再有就是建筑物的不可逆改性,一旦完成,寿命比人长得多,它坚固的外表仿佛在嘲笑人类短暂而脆弱的生命。
Alberni而所有这一切的根源,是因为强建筑的理念奠基于“建筑为主、环境为辅”的关系之上,他指出,从一开始,建筑就背负着必须从环境中突出自己的可悲命运,而20世纪的建筑思潮,就更是强化了建筑与环境的割裂。
于是,隈研吾决心摒弃强建筑的理念,提出了他的 “负建筑”“弱建筑”的理念,那就是要“把建筑作为配角、而要把环境放在主要位置”。他认为,与“强建筑”相比,“弱建筑”或许更经得起冲击,而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能让失去安全感的现代人感受到传统建筑的温情和柔性之美。
隈研吾心目中的负建筑,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而是俯伏于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
创新抗震博物馆“负建筑”与隈研吾的另一个基本概念“反造型”息息相关。他意识到,强建筑重造型,重象征,重视觉效果,使建筑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他要反其道而行之,要将建筑融合在环境之中,反造型,消解造型,反割裂,反“大”……
“反造型”首先是从“反混凝土”开始,他认为,在材料的质感上,“混凝土盒子这样封闭的形式让我的身体感到难受,困在这样的盒子里,呼吸不畅,身体拘束,就连体温好像被吸走了似的。”
他指出,从建筑作为社会批判这个角度看,混凝土正是一种隔绝了批评、封锁了声音的物质,使人懈怠、麻木而顺从,也使建筑变得毫无个性。如果说二十世纪,混凝土是最国际化的建筑材料,那么在二十一世纪,建筑强调的是当地的自然材料,因为在自然环境中居住变得日趋重要。“反造型”因而是向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建筑说“不”,那才可以安心地回归自然。
日本饭山文化中心隈研吾的建筑理念一方面是东方的,追求简素和自然,带有道家和禅宗的趣味,另一方面却以传统美学的基础反叛现代主义的传统。隈研吾的建筑与它们的环境和平共处,并且不试图破坏或战胜它们的直接背景。它们的构成简单、直接,并且尊重一直存在当地的东西。
北京前门从《十宅论》到《新建筑入门》,到《反造型》,到《负建筑》,他的建筑理念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和西方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建筑理念背道而驰,凝结了他理念的“负建筑”和“反造型”成了一种代言词,一种流行。
包豪斯家居研发中心 巴黎生态酒店 日本国家体育场 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音乐学院 GC口腔医学博物馆从隈研吾多产的著作和世界各地的建筑作品中不难发现,从过去到现在,这位建筑大师的骨子里其实散发着一股根深蒂固的反叛意识,也一直在在探索,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