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两群孩子
今天上《田家四季歌》这篇课文,我们读“夏季里,农事忙,采桑养蚕又插秧”,“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我们读课后要求积累的词语。
我问:“哪些词你们不理解?”
孩子问:什么是“打谷”,什么是“插秧”,什么是“积肥”,什么是“谷”……
是啊,我们早就会背“粒粒皆辛苦”,可什么是“谷”?正值秋季,正值打谷,谷粒飘香的时节,我要如何在教室里教会你们土地里四季农事?
我想起前几天,青龙学园的孩子跟着老师趁天晴在农田抢收稻谷。春天里,孩子亲手插下的秧苗,秋天亲手收割。“插秧”“打谷”于他们不是词语,而是身体力行的劳动与生活,谷粒于他们,不是图片和空洞的解说,而是他们的汗水滴在土地里结出来的珍宝。
我借用从微信群里收集到的青龙学园孩子们春种秋收的图片,一张一张讲解给我们班上的孩子们听,什么是插秧,什么是打谷,什么是谷粒,看着阳光下金灿灿的谷粒,孩子聚精会神,眼睛里闪着光。他们说好想摸一摸!这是图片,能看,但摸不到。所幸,家里有青青昨天从晒谷场上捡到的谷粒,明天我带来班上,给孩子们摸一摸。
秋季里,我突然看到了两群孩子:
一群孩子双脚踩在土地上,阳光下挽着裤管活跃在农田里,双手沾满泥水,他们亲自育苗,插秧,收割,打谷,用心感受着春种的希望,体会着秋收的辛劳与喜悦。他们也唱歌、画画,他们也读诗、写作,他们的知识与劳动相结合,他们的教材是自然万物,他们的成长伴随着四季鲜明的色调,他们的身体和知识与土地里的谷物一起应季生长。
我看见两群孩子 我看见两群孩子 我看见两群孩子 我看见两群孩子 我看见两群孩子 我看见两群孩子 我看见两群孩子 我看见两群孩子 我看见两群孩子另一群孩子,在校园的围墙里,在明亮的教室里。他们会认、会写“春夏秋冬”,他们会注音,会组词,会造句,他们会朗读和背诵关于四季的诗歌和美文,他们正学习着写四季的小短文。他们从多媒体图片上认识了谷粒,他们在老师的讲解中记住了“插秧”“打谷”的字面意思以及由此拓展出的更多词语。他们的身体坐在位置上不动,他们用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读,手指书写,把知识复制到大脑的记忆U盘里。
我看到两群孩子:一群像小树一样扎根在土地上,根深叶壮,但他们会被考试大纲和试卷嘲笑;另一群孩子,他们在钢筋水泥的高楼里,双脚离地,靠大脑行走。他们能写会算,知识渊博,他们能击破各种难题,穿过考试的丛林,但窗户外的四季,他们看不分明。
我看到两群孩子,他们的未来为我们所憧憬。站在钢筋水泥的教室里,我是老师,有一群可爱的孩子和我在一起,他们对世界充满探索与好奇。我问自己,把课本上的知识变活,融进他们的身体和成长的骨节里,而不仅仅是大脑的暂时记忆和笔下的作业本里,我,可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