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妞的日常(育儿)婚姻育儿想法

孩子们还是很有一套的

2016-07-28  本文已影响93人  半夏微晴
孩子的世界

有一天,我下班回到家里,母亲认真的告诉我,我两岁多的女儿海妞被小朋友欺负了!

随后就是父亲语重心长的教育:养孩子不能让她太温顺了,不然要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有时也要教她使使坏。

……

我看着身旁的海妞,正在认真的搭着积木,嘴里哼着歌,情绪好得很,一点也没有被欺负过的痕迹!

母亲开始描述今天发生的事情——

小区儿童设施区,海妞想玩滑滑梯,另一个三岁多的小男孩不让她上去。海妞走到楼梯左边,小男孩就挡住左边,海妞走到楼梯右边,小男孩就走到右边,如此几番下来,海妞瘪嘴不高兴了。

如果是我,只会站在一旁看着,静静等待海妞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可我的母亲心疼外孙女,赶紧过去告诫小男孩不能太霸道,要让着点妹妹,而小男孩的奶奶则在一旁辩驳:我家的孩子就是要霸道,以后才不吃亏。

最后是我母亲护着海妞上了滑滑梯。

可是当我问海妞:今天的小哥哥好吗?

海妞的回答是:哥哥好,我喜欢跟哥哥玩。

于是我安慰父母,不必过于紧张孩子间的争斗,不要插手太多,因为问题远没有我们大人眼中那么严重。

父母始终无法认同我的观点,但母亲承认,之后小男孩和海妞玩得很融洽,两人一直追着跑,非常开心。

我试图用我的观点说服他们,但老一辈人的思想很顽固,他们已经习惯了用成人的眼光去看世界,习惯了用成人的思维去揣测一切人的心理。

而我始终相信,孩子的世界,应该让孩子做主。

除非涉及安全,否则的话,大人最好不要干涉。


周末,我带着海妞在公园玩,同样的情景,一个小男孩故意挡住了海妞的去路,那个小男孩看样子5、6岁的样子,比海妞高出整整一个头。

我没过主动过去帮忙,海妞转过头来向我求救,她委屈的叫“妈妈”,我只是朝她温柔的笑。

接下去的一幕挺让我惊讶的。

海妞突然伸出手来,狠狠的拍了小男孩的脸蛋一巴掌!

然后小男孩莫名其妙的呆住了,海妞趁机就从旁边跑了过去。

被妹妹甩了巴掌的小男孩并没有恼羞成怒,反而变“老实”的,后来还带着海妞一起玩,画面变得非常和谐。

我和小男孩的妈妈坐在一旁的休闲长椅上,交流着育儿的日常,这位妈妈的育儿经验深得我心。

她说自己有两个孩子,除了这个5岁半的男孩外,还有一个7岁的大儿子。

两个孩子小时候常常打架。为了抢玩具、争零食常常扭打在一起,但她和孩子爸很清楚,孩子之间的争斗并非等同于成人世界争斗的恶意,如果不是成人给他们灌输输赢、胜负的概念,他们在扭打中体会到的通常只是乐趣和亲密。所以他们从来不会去劝架,也不去给他们当“法官”,只是让孩子用自己世界的规则去解决。

时间长了,两个孩子感情越来越好,因为经过磨合,他们懂得了对方的脾气和弱点,也知道了自己的需求,他们找到了一种互相适应彼此最舒服的状态。

从来没打过架的亲兄弟,感情肯定不会很亲密。

所谓吃亏,所谓欺负,都是成人世界里的字眼,孩子的世界里本来没有这样世俗势利的想法和判断,如果成人过多的干涉其中,容易适得其反,让孩子心生委屈。


哥俩好

常常有这样的情景,孩子一不小心摔了个狗吃屎,如果身边没有看护人在场,他们往往不会哭,自己爬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不一会又开始快乐的玩起来。

可是,如果身边有看护人,孩子往往第一时间去看他们的眼色,如果看护人表现得非常紧张,孩子往往就会哭,如果看护人急忙跑过去扶起他,孩子就会哭得更厉害,满腔的委屈。

看护人越多,反应越快越明显,孩子往往哭得越厉害。

这里面有情绪的感染力,更关键的是,成人往往会过多的将成人心态传递给孩子,让他们多早过多的懂得“委屈、挫败、丢脸”等一系列负面情绪。

这些负面情绪都是社会化的结果,而不是天生自带的,也就是说只有在社会中生活过、接触过足够多的社会人群、社会事件后,一个孩子才可能具备这些负面情绪。

由此可见,作为父母或者看护人的我们,还是应该克制自己的情绪,给孩子更多自由的空间健康成长,才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情绪以及抗压能力。

没有天生就懦弱的孩子,也没有天生就霸道的孩子,只有照顾过于周到或者过于放任的父母。

当你离得远点,一定会惊奇的发现,孩子还是很有一套的。

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保证孩子健康和安全的前提下,提供更多的自由让他们去体验、去感受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半夏微晴,原创文章,转载请简信联系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