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一天
吃过晚饭的时候,门前的路灯虽是亮了,而天色还有一层白昼的余亮,可以说正是傍晚时分。在吃晚饭之前,进房里来时,瞥见从窗外透进来映在墙边一角淡红带黄的夕阳的余辉。再一抬头,它就不见了。坐在窗前,脑子里又起了嗡嗡鸣鸣的声音,好似有虫鸣在其中。是怎样的虫儿在叫呢?我就走出屋子,到窗外檐下去看去听。确实是有虫鸣,形容不出来的声音,应该不是蛐蛐。既然是春天,那就是春虫吧。藏在墙壁缝隙里,自然是看不见它的身影。我击掌拍手想证实一下,以为响声会使它马上停止鸣叫。然而却没有,它仍自顾地叫着。
澡是洗过了的,上床去未免早了些。见窗前还亮,想把昨日抄记的一点笔记写完,眼看着这亮光是一点一点的黯淡,干脆拉下帘子,打开灯,去做完那一节的摘抄。
这是近一年来在手机阅读时粗略粘贴贮存到手机上的,总共大概有十万字,回来后打算整理抄记到本子上。只是在家心里多烦躁,也只有在心情好时,安静时才去做一点。至于读书,也是准备将带回来的二十余本书再读一读的。可以想见,烦躁之下哪里有心去读呢。
拣一些认为还有价值,有启发的内容抄记下来,大概半小时后,就准备上床上去了。我的习惯上床没有马上就睡的,要么看会书,要么看会手机。
回家来的几天后,我在看电视剧《海棠依旧》,讲的是敬爱的周总理。大概会因此写点文字。看这部剧,完全是自然的邂逅。因为回来时正值海棠盛开,我就记想起以前读过说周总理犹喜欢海棠花,不想就有这部剧。
今晚接着又看了两集,已是文革时期,周总理的晚年了,又值中美关系重要的历史时刻。
之后又搜优秀文章来看,看的是郁达夫的短篇小说《沉沦》。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作者的自况,年轻时留学日本的苦闷压抑彷徨。读后觉得像是写的自己年轻的时候,乃至现在的中年仍在“沉沦”之中。
看《海棠依旧》剧与《沉沦》小说,与今日白天遇到的事有联系,以及当下阶段自己的境况相似,引起我的思想和感触。因而在夜深人静的此时,在即将完结的这一天,想将白日的所见所思所做所行粗略记录一下,且算做是我现阶段耗废苟且的生活的一个证据。
现在是春四月,一早吃了妈妈煮好的饭菜就走下街上来。阳光已经遍照,满眼的绿色,即便春之将暮,也不得不承认如此时光的美好。难怪林徽因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边走边想起这句话,心里却是一味地怨恨起来。怨恨这人间四月天里没有你,怨恨林徽因竟说出这样恼人的话,来刺激一个伤心的人。
一时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会在这样好的时光面前郁郁寡欢,有一肚子不快之气呢。就是前几天去黄山游玩也是似曾相识,没有特别震撼的感受。为何要如此麻木呢?
顾城在《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里说,“只有在你生命美丽的时候,世界才是美丽的。”我似乎就明白了。其实我自己已经有体会。是因为自己心里失去了快乐造成的。旅行的乐趣的获得更多地取决于旅行时的心境,而不是旅行的目的地。心没有打开,手脚束缚,思维方式的固化,局限于一隅,是自己真实的写照。
走在路上一个人总是不停地胡思乱想,虽然身居家乡,除了熟悉的这一方土地,没有更多的交流。只觉得陌生,疏离。“自家的弟兄尚且如此,何况他人呢。”《沉沦》中的“他”的想法竟然与我感想到的一般,可以拿来形容自己封闭狭小的心情。我想到所相遇的一个个人,许许多多的脸孔,他们都很聪明,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清楚自己去做什么。在我的面前,表现得都那么坚硬,那么无情冷漠。可我仍然不改善良的本质。我就埋怨自己的一味忍让,是懦弱的表现。想到对待家人,我是怎么做的,我又为他们做了什么?我的矛盾愧疚懊恼让我无所适从。
对于亲人朋友,你以为不说,他们会知道你所想,互相着想是自然应该的。然而实际上,你不说出来,别人反要说,“谁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啊”。比如喜欢一个人,你不亲口对她说出来,人家会来上赶子你么。不主动,谁会有功夫来找你呢?说人情淡薄,其实是正常不过的。指望一个真心实意来为你着想,点化,帮助你的人,难道不是天真幼稚的想法么,甚至是一种依赖思想。虽然各人脾性不同,个人能力有限,也确实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总而来说,成就是否,先在自己,次在外界。或许这就是命运吧。
失魂落魄的上街去,并没有什么事去做,我的简单直接的性格使得我没有什么地方可去。街上又那么吵,我只想找一个清静的地方。想去周边,比如爬飞旗寨,去法云寺,好像也没什么新鲜。倒想去姚河,只知道那里有茶园,比较僻远,想象环境幽深。然而有近六十公里,没有车,搭车去又何必花那个钱。总是这样懒懒的,提不起兴致。常常是走着走着,逢到路口就不知道要往哪里去。
去烈士陵园看看吧,那里倒也安静。扫码骑着公共小黄电动车,来到陵园脚下的入口,走上去,到了大门一看,门前告示提醒,竟然还关闭着。
路口摆的一张旧桌子上的喇叭不停地在说,“禁止明火上山,否则,拘留,逮捕”之类的话,这是村镇联防宣传。看着关闭的陵园大门,听着这样禁止那样禁止的话,心里更是烦闷至极。
在惠城疫情期间红花湖一直开放,只是室内厅馆关闭。在今天的县城,烈士陵园怎么就不可以开放呢?各种禁止,让我觉得越在不发达的地区,人们越受限制,人的自由权益越难保障。相比城市,文明民主的程度要高些,但在城市,又为它的残酷喧嚣所不喜。
既然进不去,就朝着门前的水泥路向上往里的人家山林走。一家家的小楼,白墙红瓦,干净宽敞的庭院里红花绿草。在一家院外的墙角,有两棵植物开着白色的大朵的花,形似牡丹,一查原是叫凤丹,是铜陵市的特产,与白芍、菊花、茯苓并称为安徽四大名药。越往里走,越多的是菜地,茶地。皖豆开着紫红或白的小花,蚕豆开着紫白的花,地坎上小草间也开着红的黄的紫的各种小野花。
山林边的茶地有人在摘茶,远远地就听见他们在说话。一个粗大的声音说,美国佬凡事都要插一手,打伊拉克叙利亚。一个低一些的声音回应着。又说到尼克松访华,中国进联合国的席位,不然,人家不把你当人看。
我走在茶地上边的一条山径上,他们的谈话内容恰好与我在看的《海棠依旧》中说的是同一个时期的事。
我并不关心政治,甚而避之而有些反感。但摘茶人的谈话使我在想,国家与国家之间,家与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是相同相通的。一个国家都在乎联合国的席位,何况一个人怎么不在乎与他人的关系呢。我总是活得十分的狭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许阻止了不喜的侵扰,同时也限制了自己。外交既是重要的,也是不可避免,不能缺少的。
在一块地前,看见了地的主人刚刚挖起的药材茯苓,翻起的一块土地上,随放着消尽营养后的一个个松树段,一只篮子里装着收获后的新鲜茯苓,家乡称为潮苓。茯苓我是十分熟悉的,这时候挖起的都是尾苓,即最后一次收获。到五六月份,又可以来培植新的茯苓。九十月份便可以收获,早的八月间就有新鲜茯苓上市。茯苓的形状多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球形菌,表面有一层黑褐色的皮,剥掉皮,散发出它的香气,这种香气特别好闻,听说闻了对人的脾胃有好处。
一天下来,从家到城西,从城西到城东,走过了一万五千来步。今天绕到烈士陵园后边附近的山林人家,绕出来是老街路,也就多走了近五千步,傍晚回到家,就有近二万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