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想法每天写1000字

《摔跤吧,爸爸》请走开,我们要用自己的励志教育片

2017-07-03  本文已影响0人  a23c1c121f1a

最近,印度的一部电影《摔跤吧,爸爸》在我国各大影院火热上映。

不少中小学也把这部电影作为一个励志题材的教育电影在学生中观看。

《摔跤吧,爸爸》讲的是印度一个全国摔跤冠军爸爸,毕生的梦想就是为国争光,站到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然而他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

他希望儿子可以帮他完成梦想——为印度赢得世界级金牌。

不料命运捉弄让他生了四个女儿,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女儿有摔跤的天赋,于是开始训练女儿摔跤,努力使女儿变成世界级的摔跤手。

在男权社会的印度女孩子练习摔跤,引来了全村人的讥讽和嘲笑,吉塔姐妹俩也受到了同学们的冷嘲热讽,他们排除所有的困难,最终,女儿终于达成了爸爸的梦想,走上了世界冠军舞台。

这就是电影的内容,确实感人,确实励志,也确实让人感受到了印度人的名族自信心。

可是,我们中国人才济济,地大物博,文化渊源流长,为什么,为什么励志要用印度人的电影?别忘了,这部电影多次重复一个关键点“为国家,也就是印度,争光”。

反思一下,中国电影这几年可谓是“蓬勃发展”,特别是玄幻剧、历史闹剧层出不穷,用一些导演的话说,这几年我们的电影质量稳步提升,网络题材的小说正在经历着“质”和“量”的双提升,也确实是“提升”了,画面更美了,拍摄的手段更先进了,投入的资金更多了,影剧的内容更加“无厘头”了,让青年人更玄幻了,越懵越好,越懵越有观众。这就是我们影视的提高。

可是,可是,我们影视的内涵在哪里?是让青年天天沉迷于“爱”“恋”,天天都想着怎么去“玄”“幻”,天天都想着宫廷的“勾心斗角”?

也正是如此,真正能反应生活的影视剧少了,因为它的情节不够“假”,吸引“不了”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真正的励志剧少了,谁去看这类的电影呀?那种亲亲我我的多能吸引年轻人呀?让他们早熟,让她们陷于情、爱,这样正好把经济发展带来的活力有个宣泄。

这就是我们的一些电视剧、电影,没了骨头的电影、电视剧,是真正能消磨人们时间的电视剧,让人们把享乐、爱恋、刺激发泄出来的影视剧,肯定能吸引人,能有好的收视率,因为人的内心都有两种潜在情绪,一种是正面的,一种是负面的,正面的需要人的努力去争取强大,负面的是让人用现有的条件去享受,发泄内心对乐、爱、迷乱的追求。

正面的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获得的,很累,很累,就像秦始皇励志统一中国一样,他每天都忙于军事、政治,哪去享乐了,他在公子哥的眼中,是十足的“傻子”,有福都不会享。

负面的多好呀,现在都富二代了,老子一辈子的艰辛创造,拿过来,去泡吧,去找爱,开豪车,拉美女,享受,享受,再享受,多美呀!如果有足够的物质条件,谁不愿意当刘禅呀,即使当国君,天天不用上朝,天天赖在床上,美女环抱,那多好呀!

过了100年,也像宋朝一样,突然周围的小弟弟们起来了,今天这个胡国来打一下,捅一刀,给点钱;明天那个蛮国打来了,舍点地,和好了。过了几年,我们的大别墅,开始逐步缩小,变成了小地铺,最厚变成了行军床,这就是我们的乐。

看看这一切,都是消极文化造的孽,都是无骨文化闯的祸。

一个民族的强大,需要强有力的自强文化作为引领,需要强大的民族自信心作为支撑,需要青少年从小就树立自强、自信、自豪的民族情怀。

我们的电影、电视质量提高了这么多,为什么励志剧要用他国的?因为我们的励志剧稀少,因为我们的一些电影、电视剧的导向错了,平时看的都是“玩物丧志”的电影、电视,都是找乐子、消遣时光的,谁愿意看励志的呀,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现状。这就是长期不良导向形成的,培育的。

到现在,我们需要的是电视、电影内容的“惊醒”、“警醒”,要把文化的正能量激发出来,不能跟我们的年轻人再只谈享受了,只谈文体了,只讲娱乐了,我们需要用印度人的电影来励志吗?这能把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出来吗?你家孩子出生后,就让他学用英语、日语去日常说话,那还是你的孩子吗?

我们的电影、电视该醒一醒了,导演们,工作者们,导向该变一变了,要把中华民族的强大自尊心、自信心,融合到我们的电影、电视和文化里了,要激励下一代人努力、勤奋、自强、自大,绝不能把享受、享乐、娱乐作为主攻的方向了,那不是璀璨的文化,教导的不是优秀的民族。

印度这么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这么一个国际上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政治影响,都不如我们的国家,它的电影,都来激励我们的孩子了,我们的励志电影呢?我们文化的主心骨在哪里?

请警醒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