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界限

2018-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道荷

事件:昨天晚上俩个孩子因为抢玩具产生了争抢。

大儿子的一套彩泥玩具,弟弟没有经过哥哥的的允许,强行拿了哥哥的两块儿彩泥。

哥哥:很生气,也很委屈,厮杀无效,以至于着急的气哭了

弟弟:一边玩弄着手上哥哥的彩泥一边默默的看着哭着的哥哥 同时也看着我 有点观战的感觉。

妈妈:没有带情绪。来到哥哥的身边蹲下来,模仿着他的语气和状态 。同理他此时即委屈又气愤的感受,他依然伤心的哭着,嘴里边说着:妈妈那是我的(我此时能感受到孩子内心真的很难受,也看到自己学习之前 处理不当 很少关注大儿子的感受。以至于在他受了委屈的时候还去责怨他爱哭 。我静静的蹲在大儿子的身旁陪伴着他。把他搂到怀里静静的让他哭出来。待他委屈的情绪慢慢降下,他开始表现出自己的愤怒和不满。我抚摸了一下孩子的额头,拿来一个枕头 把他领到书房。让他通过击打枕头来发泄自己曾经无数次压下去的愤怒情绪。孩子起初有点想乐,后来他使劲儿的捶打着枕头 我也配合他一起来表达。过了会儿,孩子的情绪被平复了许多,长舒了一口气 很满足的感觉。弟弟这时候偷偷开门,在门口等着没有进来,只是他手里没有拿着哥哥的彩泥。哥哥看见弟弟,嘴里又念叨着~我的彩泥。我去牵着小儿子的手一起过来。我一边抱着枕头,想起老师经常说的照镜子方法。我说现在枕头是哥哥,妈妈是弟弟。我想玩儿哥哥的彩泥玩具 要怎么说呢?

我:哥哥,我可以玩儿一下你的彩泥玩具吗?我让大儿子帮着回答

大儿子说:这是我的。

我:哥哥,我可以用我的玩具交换和你一起玩儿么?一会儿我会把你的玩具再还给哥哥可以么?

我:看着大儿子,问:你怎么回答弟弟呢孩子?

大儿子说:可以。

然后又换了角色,让枕头当弟弟。重复着来表达效果很好。

同时我对俩个孩子说,宝贝们你俩都是妈妈的孩子,看到你们打架,无论是谁被打妈妈看了都会很难受很心疼的。以后我们不打架了,你们可以做到吗?俩孩子点点头。我把孩子拥抱在一起 碰了碰额头。小哥俩也因此更友爱了很多,彼此都因刚才的动手打人而向对方道歉,说原谅。赞赏孩子都是懂得尊重他人的好孩子,是非常友爱的小哥俩。

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深深体会到老师课上说的。1 打架是因为不公平。

或许在孩子的世界里,自己喜欢的玩具被侵占对他而言就是他最在意的事情。之前很少同理大儿子的感受总认为 他爱哭爱打弟弟。其实不然,尤其课上的那个短片印象也极深。看似歹毒的小姐姐对待弟弟,其实背后发生的事情才是故事的真相。

2.面对俩个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大人只是同理孩子的感受。不去参与当判官。孩子自己会有方法处理。

这次体会到的是:当自己如果对一方说:让哥哥或弟弟玩会儿,他一会儿换你~孩子就会很不接受。而作为父母的身份,采用问话的方式处理 孩子自己就能说出来。姑且这也是对于孩子的一份尊重。从而影响孩子如何建立和尊重界限。首先家长要先有界限感,在带着同理心尊重、允许孩子。

3 静静的等待、 陪伴、允许孩子把情绪很好的释放。 处理完情绪再去谈事情如何正确处理,帮孩子一起寻到答案。

4. 作为父母这个身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才可以对孩子多一份耐心和坚持。内心不慌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