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旸瑫」是什么让文字更有味?
汪先生是无比敏感且富有洞察力的,万事万物在他眼里,都充满了灵性。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并不是汪先生有多少高超的水平和能力,而是这万事万物原本生长且有灵吧。
继续跟随汪先生淡淡的笔端,畅游于那一行行平凡平静而有意味的文字间,在这些文字里和那些精灵们对视,言语或者手拉手,成为朋友,顿时,我们自己也似乎变成了精灵。
此前,关于《此间生灵》这个章节,我已经写了两篇读书笔记体会了,一是《花草木虫世界里的漫步》,二是《总得找点儿乐子》,都得到了读者朋友们的鼓励和支持。
今天,我仍然继续把这辑《此间生灵》的读后感写完,算是对这个章节的一个完结。
关于此间生灵,重复的内容和感受,我就不再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回看以上的两篇文字。
汪先生笔下的蜜蜂自然是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了,读来让人兴趣盎然。精彩的描述有很多,不再一一例举。
大家可能和我一样,有同样的疑问:为什么这些凡物生灵在汪先生的笔下就能成就一篇篇精妙的文字呢?而他们在读者眼里又变成了精灵呢?到底是什么让汪先生的文字有味?
我想,是观察,是对生活的热爱。
当我敲打出这样一句话的时候,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一句大话,空话,仿佛飘过的云彩,也似一道彩虹,好看,却抓不到,兴许转瞬即逝。
其实不然,我得出这句话的结论是有依据的,绝非空话套话。我们暂且来读一读汪先生在《槐花》里的一段文字。
“我跟养蜂人买过两次蜜,绕玉渊潭散步回来,经过他的棚子,大都要在他门前的树墩上坐一坐,抽一支烟,看他收蜜,刮蜡,跟他聊两句,彼此都熟了。”
我不知道,各位读者朋友们读到这段话,有什么感受?
在我看来,这不是一段意境优美的文字,也不是一段富含哲理的片段,而是一种写作方法论。汪先生对生活的热爱,深入,融入。这是优秀作家的共性。没有生活,没有观察和体验,怎么会有绘声绘色,耐看耐读,有趣有味的文字呢?
「旸瑫」是什么让文字更有味?我们是不是可以掩卷而思,我们每当描写动物,植物的时候,是否真正了解他们,熟悉他们,和他们有近距离的亲密接触,是否聆听过他们的呼吸,触碰过他们的脉动?
这样的问题和思考,我相信会让很多人脸红,包括我自己。其实在平时,太多的文字里,都是充满了臆想,比如写花,写池塘,写山,写江,写海......很多都没我亲见或者感受,而是一种从文字到文字,从书本到书本的COPY,最多再加儿假想,而不是来自生活,来自体悟,所以,我们怎么可能写出生动活跃,充满灵性的文字呢?
我们再看汪先生写的荆条花开。这样的场景,就让我想起家乡漫山遍野的荆条来了。他们是我儿时的玩具,也是农家烧煮的燃料。花小而细,据说,蜜甜但淡。儿时,也有山里的养蜂人采集,但我从来没吃过,也没有去近距离地和养蜂人熟络,更没有勇敢到去和蜜蜂做朋友,那只能想像那应该是充满了江汉平原风雪雨露气息的蜜吧。
我现在回忆起来,没有吃到那山上的荆条蜜,是特别遗憾的一件事情,但错失了观察了解和体验这样一段生活,岂不是更大的遗憾吗?
「旸瑫」是什么让文字更有味?在这一篇的结尾,汪先生又给我们上了一堂非常完美的写作课。他用这样的段落来作结。
“过了两天,我去玉渊潭散步,养蜂人的棚子拆了,蜂箱集中在一起。等我散步回来,养蜂人的大儿子开来一辆卡车,把棚柱、木板、煤炉、锅碗和蜂箱装好,养蜂人两口子坐上车,卡车开走了。玉渊潭的槐花落了。”
这样的结尾,真是天外仙人之笔,是任何写作者企图挖空心思也无法轻易企及的高度!
这样平淡,淡到近乎凉白开的结尾,风格十分明显,是汪式的笔调。这与刚读完的作家迟子建的散文集《光明于低头的一瞬》中的诸多散文的结尾完全是迥异之风格。一个淡,一个浓;一个平,一个折;一个顺,一个曲;一个近,一个远;一个小,一个大;一个轻,一个重;一个......都是优秀的作家,真的只能说是风格的差异。
我想,不同的题材,不同的类型,可能会适合不同的风格,也许不是,恐怕非浅薄如我般之读者所能精准理解和把握的。
「旸瑫」是什么让文字更有味?再回看一下这样的结尾的写法,可以称得上是“言此意彼”,也就是说不那么平白地直接地写要表达的,而是写其它,把“意”和“境”留给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自己把玩品味。
读汪先生的作品,觉得可以学习借鉴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只有慢慢读,细细品,灵活用吧!
给我自己加油!
也给爱读书,爱写作的你加油!
备注:
"与旸瑫同读一本书"活动的第5本书《人间小暖》(9):是什么让汪先生的文字有味?
阅读时间:2019年4月8日
阅读页数:75-82页
我的读书观:把有限的阅读时间浪费在经典上。
注:本文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分享朋友圈,微博等.我已加入"维权骑士"版权保护计划.文中用图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旸瑫,一个烹文取暖,煮字疗饥的生活家.更多交流请加微信6942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