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友广场哲思

吴怀清与西泉祖祠

2020-11-24  本文已影响0人  77AA一生何求

清末学者吴怀清的寻根问祖之旅

清乾隆中期以来,陕西南部的山阳县生活着不少通山乡亲,吴怀清就是其中一位。吴怀清(1864-1928),字廉期,一字慎初,号莲溪,又号默存子、哑道人。作为清末民初一位颇有影响的文史学者,他是不仅是陕西山阳的文化翘楚,也是湖北通山西泉吴氏的骄傲。

吴怀清祖籍湖北通山县湾里庄,也就是今天的通山县大畈镇西泉村。乾隆中期,他祖上从通山搬迁到山阳宽坪董家沟。山阳经过明末清初的兵燹,人口大减,全县仅剩八百多户。康熙十二年(1673)十一月,吴三桂反于云南贵州,次年十二月,陕西提督王辅臣附吴叛清,山西处于交战之地,“民死于锋镝、饥馑、瘟疫者十分之五”,流离失所不计其数,很多地方满目疮痍,“狐狸所居,豺狼所嚎,虎祸居多,土著人少,所种者十之一二。”(《三省边防备览》)

为了避免土地撂荒,保证财政收入,清政府实行招垦政策,多次迁徙和招徕湖广、江南、江淮等地的农民前来定居。乾隆二十年(1755) ,大批“下湖人”(江淮流民)来到山阳落户。当时,“新附之民,湖广、江南、河南共二千余户,江西、福建、广东共百余人。大半只身结伙,赁房侨居,又或携带家小,课买田地,筑室栖止。” (乾隆《山阳县志》)武昌府的通山、大冶、兴国、咸宁等州县,有不少贫民迁入山阳。吴怀清的祖上,就是这时移民定居山阳董家沟的。

吴怀清的祖父吴迂文,是一位普通的农民。父亲吴荫祥,字吉庵,务农兼行医。他待人宽厚,乐善好施。凡远近老弱贫困 之户,多施以周济;对其中年青体壮者,则贷以金钱,指以谋生之道,若无力偿还,即当众毁其借券,示意舍免;亲友中的孤老之人,接到家中供养送终。乡里相约,严禁盗贼,议定偷盗者罚钱,捕盗者奖赏。一日晚上,吴荫祥家门前的竹子被人偷伐,有人举报偷盗者是他的本族人,他如约以钱奖赏举报者,暗示盗竹者将竹子送回,不予追究,以恩感人。光绪四年(1878),山阳瘟疫流行,吴荫祥上山采药舍济,得救甚众,乡民咸感其德。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咸丰十一年(1861),一个足以让吴家光宗耀祖的男孩诞生了,他就是吴怀清。吴怀清生来聪慧精明,内含美质,外表浑朴,举止庄重,不苟言笑。他二十岁就考入了州学,成为庠生,学堂记名簿上登记他的学业、操行评语都特别突出。时任商州知州李素(名宦,云南保山人)很器重他,特聘他为自己办理文案的幕僚,读书、起居俱在州衙,从此,他的学问更加长进,日益渊博。

光绪八年(1882) 吴怀清赴省乡试,考中举人。十六年(1890)赴京殿试,为三甲一等,赐进士出身,例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二十二年(1896)在朝廷例行的三年一次的京官考察(通称“京察”)中名列一等,奖授二品衔。光绪二十八年(1902) 奉旨襄助礼部,为会试同考官,批阅考卷。次年,外放山东省乡试副考官。历任编书处武英殿协修、皇帝日常起居注实录馆纂修、国史馆校勘员总纂。他学行严谨,秉笔直书,在国史馆“终日低头伏案,不曾有高谈雄辩,炫异同人”(《哑道人传》,下同)。后为庶常馆提调,驻馆主理日常事务。

光绪三十一年(1905),父亲吴荫祥病逝,他辞去职务奔丧还乡(时谓“丁忧”),“朝夕啜泣者五六年”。三年丁忧期满后,他接受地方敦聘,先后出任商州中学堂监督、陕西师范学堂监督、省劝学所总董、省咨议局议员等职,为发展山阳及陕西教育作出了贡献。宣统二年(1910)起复后,任翰林院秘书郎,又选充资政院议员,中英庚款教育会会员。因才能卓异,赏戴花翎加头品顶戴,诰授光禄大夫。

民国三年(1914),国民政府设立清史馆,着手编纂清史,参加修史者有总阅、总纂、纂修、协修及征访等职,先后延聘百数十人参与其事,吴怀清被馆长赵尔巽礼聘为协修,从始至终,历时十四年。他撰写了《清史稿》中《地理志》陕西一卷、《食货志》征榷卷等。另外,《交通志》虽为何葆麟等原稿、罗惊融等分稿,但其所采用资料皆为吴怀清复辑。据《辞海》(1979年版)“清史稿”辞目介绍,《清史稿》取材根据,有清代国史馆的底本和清太祖到清德宗(即光绪帝)十一朝的《实录》、《圣训》、《东华录》以及《宣统政记》等,其中《德宗实录》、《宣统政记》两书,即为吴怀清在翰林院期间撰著的编年体史料长编。所以说,吴怀清在协修《清史》方面,贡献尤大。他的史学著作,还有《关中三李先生年谱》(八卷)等。他的集句诗也堪称一绝。他的诗集《借浇集》,意思就是“借前人之醴泉,浇胸中之块垒”,截取前人数家诗句,拼集而另成一首诗,而能做到音韵合辙,诗意贯通,可谓匠心独到,技高一筹。此外,他还兼擅书画,名噪一时。

X 水本乎源,人本乎祖,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吴怀清深受传统文化长期熏染,性孝友,重乡情,非常眷念远在湖北通山的祖地宗源。从他的诗歌、楹联中可以看出,他至少有三次回到过通山西泉畈,那是在他考中进士、祖祠修成以及清朝倾覆之后。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通山西泉吴氏祖祠修葺完成。西泉祖祠始建于清嘉庆十六年,同治四年(1866)进行过一次整修,光绪二十二年(1896)又作过一次大的修葺。这次祖祠修葺完成后,吴怀清曾不远千里,回到通山西泉畈拜祭。当时,通山知县闻讯拜迎,西泉二百父老子弟争相宴请。吴怀清高兴之余,撰写了大量念祖、恋乡的诗歌和对联。

西泉吴氏祖祠位于今天大畈镇西泉村,面阔三间,进深三重,整个建筑小巧玲珑,精致典雅。祖祠正面为木雕骑门,骑门之后,上为“西泉世第”门匾,下设四扇木板屏风,抱石鼓嵌入两侧屏下,雕象、麒麟凸现其表。前骑门,后牌匾,由四根横架相连的柱子支撑架起;柱子木石对接,上下各半。骑门之上,卷棚并列横排;卷棚两端,屋垛高耸,墀头卷画,塑狮匍匐,栩栩如生。屏风两侧为出入门道,左侧墙上嵌有“奉谕禁赌防盗”石碑。屏风之后,两门之间,便是戏台。吴怀清为戏台撰写的楹联是:

笙罄同音,雅奏岂徒娱里耳;

频繁致洁,工歌端好荐溪毛。

他这是在提醒族人,娱乐之中不忘教化、不忘祭祀。戏台之前是下天井,天井很大,两旁为走廊,廊上为木楼;天井之上为中重大厅,六柱支撑,均为木石对接。吴怀清为中重立柱撰写的楹联是:

继别历元明以来,数乔木故家,斯哭斯歌,应念先人耕钓地;

展拜溯乙丙之际,忽桑田劫火,肯堂肯构,欣看此日栋梁材。

上联回顾自己祖上在元代从兴国州搬迁到西泉畈、数百年来祖先歌于斯哭于斯的历史;下联回忆同治四年(丙寅,1866)祖祠遭遇火灾,看到如今众宗亲继承祖业,重建祖祠,令人感到欣慰。后两柱为木质影壁两旁的支柱。吴怀清也为其撰写了一副楹联:

聚族近千年,念先人衍椒绵瓞,公姓星罗,尚思水木同原,须念卌八庄门共敦亲睦;

离乡忽四世,幸此日敬梓恭桑,一官昼锦,安得里闾再到,获与二三父老重事追陪。

上联揭示出建立宗祠的宗旨,希望吴氏四十八庄门敦亲睦族、和谐相处;下联说的是,自己这一支自乾隆二十年迁居陕西山阳,离开家乡已有四世(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四世为一百二十年),如今自己衣锦还乡,对家乡怀着一种恭敬的心情,但不知何时能重回故里,追随父老。过了影壁,便是上天井,天井上方,便是祖堂。祖堂上的神龛,摆放着列祖列宗的牌位。吴怀清为祖堂前两柱撰写的楹联是:

数百家烟火为邻,出入友,守望助,疾病扶持,亲睦重乡闾,况是聚族共处;

十几传箕裘勿替,士食德,农服畴,工用规矩,继承绵世祚,须知留泽久长。

在西泉村逗留数日,就要返回山阳了。临别之前,吴怀清写下了《丙申孟秋将还秦留别西泉父老》四首诗,记录了此次回乡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抒发了他欣喜、感慨、惜别的复杂心情。其中第一首诗,回顾了此次回乡的情景:

风尘屡爽还乡约,岭表游归逼岁除。父老郊迎夸昼锦,儿童鼓吹导行舆。欢腾举族争先睹,影息劳人得暂纾。况复阿连偏早在,五年忽见乐何如!

父老郊迎,儿童鼓吹,举族争睹,让吴怀清有了衣锦还乡之感;阔别五年之后,再次见到远房的堂弟,他感到由衷的高兴。从诗中可以知道,五年前即光绪十六年(1890),吴怀清就回到过西泉村,并且与族人有了再次还乡之约。当时,他刚刚中了进士,便回到祖籍祭祀祖宗,告慰先灵。这一次回乡,除了瞻仰祖祠,祭拜祖宗,他慨叹“孤裔播迁无守冢,百年荒翳此披荆”,于是修理了先人坟墓,题写了碑碣文字,完成了这一切之后,才踏上归途。临别之际,还念念不忘:“凄凉客路三千里,眷念宗盟二百家。此是昔人耕钓地,何时重到话桑麻?”

吴怀清没有想到,这次离开之后,再一次回到“昔人耕钓地”,竟是在二十年以后。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回到祖居之地,时间是在民国十五年(1926)的除夕。这首《除日抵通山西泉故里》,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篮舆小径入通羊,得见西泉昔日庄。五世敝庐伤彼黍,千年归族感维桑。翻教过客成归客,且喜他乡即故乡。独愧远来寥落甚,一肩仆被一诗囊。

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次回乡,他的心情不像前两次那样轻松快乐,而是感伤、是惭愧、是倍感寥落。这次回乡,距离祖上迁离祖居地的时间,已由上次回乡时的“四世”变成“五世”(据下文联语所说的“别廿年”,则实际不到“五世”)。二十年间,世事发生了沧桑巨变。父亲已经去世,他所服务的朝廷已经不复存在了。经过了这一系列变故,他心情十分抑郁。所以,这次重回祖居地,面对祖堂上的祖宗牌位,百感交集,他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

梓里别廿年,春梦方醒,愧乏余光及宗族;

桑田经几变,冬心独抱,敢亏大节辱先人。

吴怀清身处易代之际,清亡以后,他像许多封建士大夫一样,忠于旧朝,以遗民自居。清帝逊位,他“恸宗社已墟,欲哭不可,益含辛茹叹,椎胸顿足,抑郁无可与语。俯仰身世,从此长为离乱人矣”。他不剪发,蓄围顶以充短发,每过街市,观者无不指视偷笑。有个道观里的道士误以为他是云游道士,对他抚膺施礼以示敬佩,弄得他自己也感到十分可笑。从此以后,他“益结气卷舌,饮恨吞声,噤口不言,如害哑若为之咏者,因自号‘哑道人’”。但他并不以为自己在逆时代潮流而动,反而自诩为“朱耷第二”(朱耷是清初画家,号“八大山人”,为明宗室后裔,明亡后束发出家,人称“江西聋道人”)。

伤心人别有怀抱。对于吴怀清这样的传统士大夫而言,“忠”和“孝”是最重要的美德,即使对已经去世的先人,也要像他们依然活着时一样的尊敬,在节日中要供奉、祭祀,这种祖先崇拜具有“报本、追远、崇德”的意义,是必须遵守的日常行为准则。儒家强调“忠孝一体”,《礼记》说:“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所以,面对祖祠,他要向祖宗表白,自己独抱冬心,谨守大节,没有辱没列祖列宗。

民国十七年(1928),吴怀清终于带着失望和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再也没能返回他“敬梓恭桑”的祖居之地。《诗经》里说,“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这是因为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先人种植的,所以要对它表示敬意。吴怀清多次远赴通山西泉寻根问祖,实际上是他谨守传统孝道的表现。只是到了现代社会,传统的祖宗崇拜已经转化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寻根”意识,成为连结社会人群的文化纽带。历经百年沧桑,吴怀清为通山吴氏西泉祖祠撰写的对联,至今仍然悬挂在柱子和墙壁上。当然有些对联已下架珍藏,这些对联,见证了这位文化名人的桑梓情怀,也使得通山吴氏祖祠充满了儒文化的韵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