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爱,成为爱,从依赖索取到自洽

2024-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米米兰妮

90%的人误以为,我们想要找的那份“爱”,是要靠对方、靠房子、靠孩子、靠证书才能达到。但事实是,向外找是找不到的。

当我们内在充满了创伤,我们很渴望对方充当我们完美的父母,满足我们所有认同的需求,这段关系也照样会被我们折磨得千疮百孔。

———《完美的爱,不完美的关系》约翰·威尔伍德

1 绝对之爱

我们在关系中感觉痛苦,是因为没有搞清楚爱的本质和分类。

绝对的爱指的是生命最深沉的合一的爱。我们如是地去接纳一切,保持开放。

绝对的爱,是对生命的爱,对存在的爱,超越我们的局限,从最终的源头照射我们,也是我们内心的本质,不需要任何的外界的认同,也不会因为获得、失去而变化。这是一种纯粹的无条件的爱。

在这个状态里,我们只知道这一切都属于我们,我们本身也属于这一切,它是一种生命内在很深的和谐。

绝对之爱,它指的不是人和人的关系,它是我们进入内在的合一状态。

在这种感觉里,我们就不再是一个受伤内在小孩在渴求状态了。我们的内在被全然地填满。

2 相对之爱

人和人的爱,大多数时候是相对之爱。相对就是会有好好坏坏,会有悲欢离合,会有分离、生死。因为我们每个人的都有不同的背景、原生家庭、优缺点、渴求,所以两个人相处起来,这种不稳定是必然的。

而人世间的相对的爱,是基于我们认为有个“自我”。有自我就有“执着”,就要去抓取。抓取以后就有感受,有感受就有喜爱,有喜爱就有贪着,有贪着就有痛苦。

所以我们所谓的“爱”,其实是有条件的爱,都基于有一个自我。那在这个自我当中,就会有“苦乐”,有“无常”,会来也会走。

3 寻找爱

得到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但是当我们找错了地方,我们想要到身外一个不完美的人身上,找到完美的爱,那你注定会失望。

所以有的时候,在关系里,对方很在意你,你的心就放松、开放;如果对方稍微有一点说得不好听,你的心就收缩。

我们很难百分百地肯定对方,也很难百分百地肯定自己。

这种爱像天气一样每天在变化。

4 亲密关系中的误区

总以为爱是应该稳定的。

如果你指望别人这辈子都能跟你同步,我们迟早会失望的。因为相对之爱的本质就是变化。

总以为别人会理解我们内在所有的想法,我们还想要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被别人接纳,但这是不可能的。

夫妻之爱、亲子之爱、朋友之爱,永远不可能维持完美的稳定与和谐,这是必然的规律。

这个并不是因为你不够好,或者别人不够好,这只是因为生命的无常,生命的脉动本来就是这样的。

相对之爱必定是不完美的。

了解了这个本质以后,我们内在过多的需求和渴望,才会平息,我们才真正能够看见自己的内在,能够看见对方这个人,看见这个关系

5 各自的创伤

不要把对完美之爱的渴求,转嫁到另一个人身上。不要到不完美的关系当中,去寻找完美的爱。

我们很渴望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渴望对方无条件的接纳,但是很可惜,这个不是说不能做到,只是很罕见。

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接受过“爱”的教育,我们甚至没有学过怎样做父母。看看我们把孩子带得千疮百孔就知道了,更别说去学亲密关系。

我们都不知道如何接纳自己,如何爱自己,更不懂得怎样去带给对方爱。

当我们内在充满了创伤,我们很渴望对方充当我们完美的父母,满足我们所有认同的需求,这段关系也照样会被我们折磨得千疮百孔。

你会发现,很难有一个人无条件地接纳你。

我们只有站在更高层次,才能从这种喜欢、不喜欢的拉扯当中超脱出来。

6 认可

为什么认可那么重要?

因为被认可了以后,我们能够进入一种状态:我们对自己也认同了,我们内在的攻击放下了,我们处在一种深深的自我接纳和放松的状态。

认识到,我们并不是要得到别人的认同才处在这种状态,而是我们本来就能达到这个状态,只是他人的认同触发了这种状态而已。

7 向外求

如果你整天“向外求”,你就会变成一个乞丐,在各种人面前,伸着手要认同。如果你很期待别人给你爱,你就无意识地想要去操控、抓取,想让他们发誓永不背叛自己。

这样的话,你反而会迷失了自己,我们就注定是受伤的,永远达不到喜悦,放松。

如果你没有办法进入一种稳定的爱的状态,就会掉在“小我”的抓取里,折磨对方。

你害怕被遗弃,像是没有被真正地爱过。

8 认识需求

我们承认内在的对爱的渴求,也要承认,在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和爱是分离的,我们是缺爱的。

你对爱有很多渴望,对关系有很多渴求。你内在有个很深的部分,很很渴望进入更深的关系中,进入爱的滋养中。

在这种爱与分离的状态当中,你发现自己的内在有收紧、有痛苦、有悲伤、有愤怒。

你的内在还有一种生命力,有份渴求,渴望你很想被爱、被真实地拥抱。

你也很渴望接受爱。

9 本自具足

你可以承认,并感受你对爱的需求和肯定。同时承认,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是本自具足的,我们和爱本身没有分开过。

这种爱的状态是一种内心的需求,我们只需要全然的去打开自己,并且允许爱进入我们。

我们都需要通过很多练习去培养这份爱,稳定这份爱,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越来越容易进入爱的状态,才能去滋养我们的孩子,滋养父母,和身边的朋友。

在亲密关系中,去稳定自己的内心。内在的爱稳定了,我们才能够去享受关系,而不是去操控关系。

9 破除完美自恋

我们越是不要求关系必须完美,就越能享受关系的美。

一个人希望对方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反应,都要完美地回应你,你期待这个世界完全如你所愿,就是一种自恋。

自恋是因为你没有能够好好地成长。

10 成为爱

《一叶障目》当你拿开了这片树叶,就看到了更加美好的世界,也知道了生活如此多娇,不应该那么执着地沦陷在感情上面。

当你的内心敞开了以后,就越活越绚丽,越活越光鲜了。

当你成为爱的时候,爱的接收和付出是对等的,甚至你能够吸引来更好的关系。

你生活在爱的振动状态里,因为你充满爱,你不太害怕失去,你希望更多地给出去。

因此,从一种乞讨的状态到一种给予的状态,成为爱本身,这是你成长的核心。

之所以会经历这些事情,是你的情感认知观、经营情感的方式出了问题。

遇到问题,习惯于把责任推向别人,给自己找借口。

一个人的一系列经历,都和自己的三观、自己的选择和认知有关系,不是别人对你做了什么,而是你选择了什么。

什么是讨好?不求回报的自然而然的给予、不是讨好,每一点付出都希望别人记住,并且回报自己就是讨好。

每一份讨好的背后,都隐藏一种对于得到的渴望,甚至是贪婪。

什么是贪婪?能力与渴望所得不匹配就是贪婪。

一个人失去应有的姿态,必然也只能收获失望。

有智慧,人就有耐心;没智慧,人就会急躁。有智慧的人,看到了路,就有了从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