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董明珠卖口罩说起
2020-03-11 本文已影响0人
在2011那年
晨起,一则“董明珠卖口罩”的新闻,引起了我的观注。
难道这个大佬,也在乎这点“蝇头小利”?难道疫情对家电行业有这么大的冲击吗?难道疫情之下董小姐还在求关注吗?
带着疑虑,我点开了这则新闻。是的没错,格力确实通过“董明珠的店”在兜售口罩。价格还很亲民,一只N95的防护口罩才卖5.5元,一次性医用口罩1只3元。文章称,格力卖口罩早在1个月前就开始筹划了。他们新注册了公司,并且买了设备、开了模具、进了材料,现在已经开始量产了!格力卖口罩还真不是吸引眼球,人家不但卖口罩,还要卖医疗设备、医疗用品,显然是要大干一场。
看来,疫情确实让很多企业开始考虑转型、多元化和跨界经营。如果认为董明珠卖口罩,是捞一把就走,显然是低估了她。实际上,仔细一想,其背后的商业逻辑也不难理解。口罩并不是单纯的劳保用品、医护用品,口罩所在产业是医疗健康产业——一个巨无载霸的产业。之前已经有学者建议ZF,疫后要加大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如果ZF最终决定要提高我国公共卫生的医治、防护水平,那么,这将是一个持续几年都做不完的生意。这就是格力看到的机会。
但让我感兴趣的不是董明珠敏锐的商业嗅觉,而是她终于向电商低头了!
多年来,董明珠作为传统产业的代表一直拒绝“触电”。但业绩的不断下滑和被同行赶超的残酷现实,让董小姐的坚守变得没有意义了。在2019年时,格力就已经悄然通过“董明珠的店”开始网上销售家电产品了。
其实,早年的王健林、车建新们,也早都已经触电了。这不仅是潮流,这更是趋势。谁忽略它,谁就出局。
这次疫情,让许多人把目光再次投向了互联网。没错,那才是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