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居话题讨论·知和行的关系

2023-06-21  本文已影响0人  陶语

昨天,我和朋友对话的一篇文章《修道的次第和“知行合一”》分享到陶然居群里,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钱明渊:佛在心,道在骨,儒在表。

知道没做到,假知。知道又做到,真知。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修行在红尘中,在事上炼,在于每个相处的当下心态。

佛学的智慧是无穷的。

陶语:也有的说,非行之艰,而是知之艰。真知必然能行。

视角不同,都有道理。

汐暮:良知为知,不用思考,良知自会判断,知的当下就是行。比如,我们看到粪便,立马就知道那是臭的,马上掉头。看到美女自然会看一眼,这也不用思考。

良知人人本来就有,只是私欲蒙蔽了。先光明良知。

露浓:去私欲、致良知。所以,知行合一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知道和行动的关系,知道和行动还是二元关系,知行合一是一元关系。

钱明渊:知行本来就是一。

露浓:阳明先生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知行是一,不要分开来。

钱明渊:分享一个每个家族都好像有的状态。

在每个家族里应该都有那么一两个德高望重的长者,或老人,莫名的就会受到尊重。往往女性居多。

这个状态的女性不是她知道了多少,是她一直在做,一直在用“行”来表达我们所谓的“知”。

陶语:在古时,女子往往没有发言权,而是在默默地行。现代女性有充分发言权了。

钱明渊:即使没有发言权,但她们的“坤”修得很好,所以才会得到更高的尊敬。

有时候,现代女性是有发言权了,但修“坤”的也越来越少了。天地之间本来就是“负阴而抱阳”,阴就是阳,阳就是阴。

陶语:说得多,往往行得少了。也是阴阳平衡。

钱明渊:有点这个感觉,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露浓:现在家人联系密切的大家庭里,仍能见到这种老人,一生经历各种磨难,看事通透。一般是老太太吧?

钱明渊:是的。每个大一点的家族里都有这样的女性。

在她们眼里并不知道我们所谓的“知”,但她们的“行”就是我们所谓的“知”。

叶子:这种女性毕竟不多呀,而且也是被逼出来的,因为生存环境太恶劣了。

钱明渊:大宅门里的二奶奶,康熙王朝里的孝庄太后,都是值得尊敬的。

更多的还有我们平凡人的家里,生活环境以社会当下为主,没有“恶劣”与“逼”,不能拿我们现在人的生活环境去观照前人的生活环境。

当下环境里也有很多所谓的“恶劣”“不堪”,关键是调整我们当下环境里自己的心态。

陶语:赞同!

露浓:曾经以为自己的生活很“不堪”,并为此而焦虑,回头再看,发现所有的不堪都来自心里,换个认知去生活,看到的大都是美好和感动。也许走着走着,就走成了那么一个老太太。

云卷云舒:感觉到“不堪”,其实就在和周围的人做比较,以为别人的生活才是美好。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露浓:是的,源自比较心,源自对自己的挑剔,源自不切实际的幻想,源自对世界的不理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