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失衡
失衡是一种心理感受,往往来自于外界的对比。失衡的感受因对比的对象差异,而有深有浅:人往往在与自己相似人的对比中,更容易失衡。排解这种失衡,很难用调整心态或思维方式,就是单纯地羡慕嫉妒恨,也没什么了不得。只要不走向极端,都可以理解为人之常情。
失衡的程度,与过往所得到、如今所减少,有密切的关系。例如,过惯了众星捧月的日子,一旦失去关注、回归平淡,就会感到很强烈的失衡。须知:人生平淡是常态,又有多少人能成天活在聚光灯下呢。聚光灯下,有璀璨也有炙烤;有高光也免不了阴影。在平淡时有所求,在高光时不迷失,我想就能最大程度找到内向的平衡。获得内向的平衡,想来就能避免绝大多数的不安焦虑,大概就是满足感和幸福感了。
偶尔的失衡、突然的失衡,有时是很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它提醒你不要沉浸在温柔乡里,也能唤起心底的那份不甘,重新审视一段时间以来的自己,去寻一段盘旋上升的轨迹。失衡与平衡循环往复,难道不就是人在走上坡路时,遇水架桥、逢山开路,一次次登顶险峰而望美景时,痛并快乐的写照吗?
有很多失衡的痛苦,来自于对自我的过度在意,比别人更在意自己。例如,现在我今天做了一件❌❌事,懊悔不该这样,别人看到会怎么想,会对我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换位思考,即便你做了很傻的事,大概率没什么人注意,小概率注意到了,当中也有大概率当做笑话过去了,于你又有何干呢?试问自己:做事时是否本着善良初心,是否全心付出,是否无愧于己?如是,则无论好坏都翻篇,因为我们已经在当时做了尽可能正确的事,尽管正确的概念范畴不断延展,但那始终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对世界的理解和对自我的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又何妨纠结这一时、一事、一字、一句的得与失呢。
愿你我都能在失衡与平衡间,找到自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