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园寻乐
西塞罗在他的《论老年》中,针对“老年人缺乏感官快乐”这一观点,以他种植葡萄为例,详细介绍了在种植过程中领略到的各种快乐!在他的笔下,葡萄不再是无生命的植物,而是充满生命力的存在。
“葡萄的枝蔓生来就是下垂的,如果没有东西支撑,它就卧在地上;但是为了使自己直立起来,凡是它能够着的东西,它都用自己的卷须将它们缠住,这些卷须像手一样四处攀援”,这哪是在写葡萄,分明是在描绘一个努力生活、奋力向上的鲜活生命。看着这些文字,我仿佛置身于葡园之中,能感受到春日里葡萄藤抽芽的蓬勃朝气,似乎还能闻到夏日葡萄叶的清新气息,那是生命的味道。当你置身葡园、田野,就会发现老年生活也能生动有趣。
如今的葡萄种植技术飞速发展,可老祖宗的经验依旧熠熠生辉。修剪葡萄枝这一传统技艺,现在依然是种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西塞罗提及开春时对葡萄枝的修剪,去除冗枝,只留下饱满的芽眼,以保证葡萄的茁壮成长。现在的果农们依然遵循这一原则,在合适的时节拿起剪刀,精准地剪掉那些徒长、病弱的枝条,将养分集中供给留下的芽眼,让葡萄在夏日里能尽情舒展枝叶,结出甜美的果实。这不仅是对植物生长规律的尊重,更是千百年来种植智慧的传承。
在灌溉方面,虽然现代科技带来了滴灌、喷灌等先进技术,但古人凭借对自然的敏锐观察总结出的灌溉时机,至今仍被沿用。以前的果农靠观察土壤湿度、天气变化来决定何时浇水,现在的种植者即便有了智能设备,也依然会参考这些传统经验,在葡萄最需要水分的时候给予滋润,确保它们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都能获得充足的水分供应。
施肥也是如此。西塞罗笔下莱耳忒斯通过施肥来照料土地,展现出对土地肥力和作物生长的重视。如今,虽然肥料的种类更加丰富,配方更加科学,但核心目的从未改变,都是为了给葡萄提供充足的养分,维持土壤的肥沃,让葡萄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
西塞罗的文字让我明白,老年并非生命的黯淡期,就像古老的葡萄种植经验在现代依然焕发生机一样,老年人也能从生活的细微之处找到快乐。这些传统的种植经验,承载着先辈们对土地和作物的热爱,它们跨越千年,在现代种植中延续,也让我对老年生活充满了新的期待,深信平淡的日子里也能藏着这般令人心动的感官之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