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说我“不适合”的面试官,他们都错了
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个无比闹心的问题:“你不适合”。不仅你的面试官、同事、领导这样说,而且,甚至连同学乃至家人也这么说。
连你自己也会无比纠结,我到底适合还是不适合。
那么,当别人说你“不适合”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首先,最关键的是,你得了解一下那个岗位的性质,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才能胜任,并且,正确地评估自己。
你先自己掂量一下,“我到底适合不适合” ?如果连你自己都心里没底,或者,明知自己不适合,那就休怪别人不看好你了。
如果真的不适合,就别硬着头皮去应聘了,这样会很痛苦。
一方面,每次,那些阅人无数的面试官都会说你“不适合”,会让你的自信心受到摧残;另一方面,即便是勉强通过了面试,日后,“适应”的过程也会很痛苦。
甚至,不得不辞职。
当然,如果你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是适合还是不适合,或者,是明知自己不适合,但非常热爱这份工作,那么,也可以尝试一下。
你既然对它充满热情,那么,即便是不适合,只要争取到机会,你也会千方百计让自己适应它的。这就像你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做出一些改变一样,改变越多,你越快乐。
如果是你自己断定自己很适合,而面试官却认为你不适合,怎么办呢?
平心静气地看待这个问题就好了。面试的时间那么短,面试官怎么可能通过寥寥数语就对你的了解超过你自己呢?
面试官断定你不适合,凭借的只是刻板印象和偏见(怎样的人不适合这份工作)而已,从概率的角度,在无法深入了解每个应聘者的情况下,以偏见来赛选人,有助于提高效率,但你不小心就被误伤了。
不过,在这个时候,只要你能坚信自己是被误伤的——跟“刻板印象”相比,你是个例外,你就不会受他们的影响了。
也许,你会很委屈地问:我相信自己有什么用啊,他们还是不会录取我啊。
我告诉你,他们不录取你,你就去找下一家单位应聘啊。不要在那些不识货的人身上浪费时间。这就像,在谈恋爱的时候,永远不要找一个不懂得欣赏你的人,来践踏你的自尊。
你可能认为这个说法过于鸡汤,那么,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吧:
即使面试官是识货的,他们认为你百分之百地适合,也照样可能不要你。并且,这也很正常。因为,他们可能遇到了比你“更适合”的人。
所以,要调整好心态,你要相信,在应聘者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大部分的面试,都是无法通过的。调低了预期,在面试被拒之后,你的挫败感就不会有多强了。
还有一种情况,你要相信,面试的人,只是在面试的那一刻,地位比你高,但他的水平,却不一定高。
我曾经对我的一位领导说:我以前找工作的时候,发现,大部分面试的人,都没啥水平。我领导表示强烈同意。“对啊。只是,他的工作性质,赋予了他来审视你的权力。”
09年,我在常熟的一家民营企业面试销售员,那个HR,拿着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翻来覆去地看了四五分钟,我都等得不耐烦了,他问的问题,居然都是学业方面的,跟工作岗位毫不相干。
你没见过名牌大学毕业生的毕业证,想仔细观摩一下,这种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面试我,总得问几个有水平的问题吧。后来,他们那个副总,面试我的时候,先介绍了一下他自己,说是个什么MBA,但我听了下他的问题,连我这个本科差生都不如。
当然了,水平这么差的面试官,最终,都没录取我。
时隔几年后,现在,我的“粉丝”中,有大型外企主管人力资源的副总裁,有朝阳产业龙头企业的商务总监。我跟他们聊过,惺惺相惜。他们,都愿意高薪挖我过去。还是要我做销售。
尽管,我非常谦虚地说,我不适合。但他们认为我适合。其中,有一个,为了把我抢到手,也为了说服他的总经理,还特别强调:激情,比专业什么的重要多了。
前后一对比可见,前面那些面试官说我不适合,是因为,他们自己水平太差,而非我的问题。
在09年那一轮求职中,最终录取我的面试官,是我接触的面试官里面,最有水平的一个。他也知道我很内向,但还是愿意调教我做销售。值得叙说的一件事情是,后来,我的这位领导在辞职前,还单独找我谈话。
不是“临别遗言”,而是,他向我征求意见:清涛,你觉得,我下一步,适合做什么? 我果断地说:非常适合在大公司里面做人力资源,或者,企业管理培训,侧重于团队建设方面。他很激动地说,我跟他想一块儿去了。
可见,我的水平,完全可以当个礼部尚书,或者中组部部长。这可比普通的HR牛逼多了。可是,那些小瘪三的HR竟敢说我不适合这不适合那,那不是胡扯吗?
面试官说你“不适合”,还有一种情况是,“你不适合”=“咱俩不合适”=“我配不上你”、“我怕留不住你”、“我缺乏安全感”。
2013年,我从销售转行进入媒体,面试了将近十家,最终,只有一家录取了我,就是我现在的供职单位。在我当时面试的十几家里,就这里的实力最强。考试的试题也最有水平。
回想一下,有一家拒绝过我的单位,傻逼笔试题里面,居然有一个填空题,龚琳娜的哪一首歌被成为“神曲”?这种题有什么意思?尽管笔试我通过了,但还是鄙视他们。面试的时候,他们说工资太低,怕我不接受。我说工资低没关系,但他们最终还是没要我。
所以啊,他们以为我“不适合”,其实是,他们觉得自己庙小,怕容不下我这大佛。
![](https://img.haomeiwen.com/i68111/23300d5a490ff716.png)
除面试官外,可能,还有一些你的同学、朋友、亲戚,甚至父母会说你“不适合”。如果相信了他们,你就上当了。
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有一句台词:那些自己没有成才的人,总会说你也不能成才。这几乎是绝对真理。我行走江湖多年的经历都告诉我,那些自己无能的人,总是以为别人也跟他们自己一样无能。
话说,我当年从制造业转行做销售时,几个资深销售人士,包括当老板的朋友、包括招商引资做得特别好的朋友、包括媒体的销售大亨,都强烈支持我。但一大群从未做过销售的人来告诉我:“你不适合”。
我总结了下,他们说我不适合的理由,无非是因为我不抽烟、不喝酒、不会带客户嫖娼。。。在我进去之后,有人劝我跳槽:“你一个月挣的那几个钱,还不够买一包手淫完用来擦手的卫生纸。”
两三年后,我做得有些起色了,而那些对我说“你不行”的人,仍然在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当年,在苏州工业园湖东邻里中心的一间屋子里,我每天打电话的那个勤奋劲,就跟应聘中的Chris差不多——为了保证白天的时间全部用来给准客户打电话,我都是在晚上查资料、整理名单;到了白天,除过午休、午饭前半小时、下班前半小时之外,其他所有的时间,我全部都在打电话。)
后来,我打算转行到媒体,一大批在媒体从业的朋友都说我可以,甚至还说我最适合做调查记者,而几个整天感慨人生失败,抱怨活得没意思的人,却对我说“你不适合”。我没听他们的,转行后很快进入了状态,而他们几个,仍然对人生充满强烈的挫败感。
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loser才喜欢给别人的热情泼冷水、喜欢传播负能量。
Loser传播负能量,这让我想起小学时学的一篇课文《小马过河》——所谓“过来人的经验”,大多数情况下,都是“loser的教训”,认为“你应该也跟我一样挫”。
Loser给别人泼冷水,有两种逻辑。一种就是上面说的,“因为我不行,所以,别人应该也不行”;另一种是,他们害怕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万一别人做成了,自己的自尊心会受伤,因此,千方百计地让别人做不成。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会遇到不同的声音。不过,在面对争议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倾向于向loser发出的愚蠢的论调妥协,这也就是他们为什么老是深陷在挫败的泥潭中出不来了。要改变命运,首先就得远离那些喜欢散发负能量的loser。
因此,在你找一份自己很喜欢的工作的时候,如果身边的人说你“不适合”,你最需要做的,不是怀疑自己,而是怀疑对方。你仔细地看看,给你泼冷水的这个人(包括你爸妈),是成功人士,还是Loser?是比你强的,还是不如你的?我敢断定,百分之九十的情况下,他都是不如你的。
一个不如你的人给你下“你不适合”的鉴定,能有什么分量吗?
说到你父母不如你,这个,有点“政治不正确”,但你倘若不是“大学白上了”, 你在文化素质、眼界、判断力方面,都肯定超过你的父母啊,你凭什么要屈从于他们那错误的观念。当然,也有不少父母,是比自己的孩子强很多的,但事实上,这批父母,恰恰是很少干预子女的人生。
别人用一句“不适合”来裁决你的命运,当然是说得轻巧,但倘若你要真是相信了,那就被误导了。他们之所以敢信口开河地对你说这说那,是因为,他们不必对你的人生负责。而你,则要对自己全权负责。
最后送大家一句终极鸡汤:从我这几年的经历及身边人的表现来看,如果你心态足够好、有激情,则即便是原本不适合的,你在摸索一=段时间后,也能适合;而倘若心态不够好,做事没激情,则无论什么工作,你都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