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者们,千万别以为招聘诈骗远在天边,实际陷阱始终就在眼前!
一心网:大学生李文星求职误入传销陷阱,几经波折未能逃脱最终命丧传销组织。这则新闻,无疑是今日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年仅23岁,山东农村出身,985高校东北大学毕业,人生还尚未开始,就以如此惨痛的悲剧匆匆收场,怎么不令人扼腕叹息?!由于李文星被骗入天津静海传销组织的方式,是使用互联网招聘平台BOSS直聘,一时间关于互联网招聘平台虚假信息泛滥的伤口,再次被网友拉扯开来。
案件概要:23岁的李文星出生于山东德州的一个农村家庭,去年刚从东北大学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大学毕业后,李文星并不想找个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最终,李文星通过互联网招聘平台“BOSS直聘”,拿到了一家名为“北京科蓝公司”的公司Offer。然而,家人和朋友发现,去公司“报到”后的李文星态度冷淡、频繁失联、多次借钱,根据他出事前的种种反常的迹象。7月14日,李文星尸体在天津静海区被发现。所谓的“北京科蓝公司”是一家冒名招聘的“李鬼”公司。
关于互联网招聘平台存在大量诈骗的问题,小心自己是有切身感受的。那是在六年前,小心也和李文星一样,刚刚从河北某所学校毕业,并且就近到北京寻找就业机会。2011年的时候,拉勾和BOSS直聘这样的由企业招聘负责人直接与求职者时时沟通的APP还没有诞生,当时小心寻找工作通过的平台,主要是智联招聘、前程无忧、58同城和赶集网。
其实在当时,58和赶集尚未合二为一的时候,两家网站的招聘版块,就以“乱”字为主要特征。相比智联和前程这样的垂直招聘网站,58赶集这样的分类信息网站,在网站定位上追求广泛覆盖,触角遍及生活各个方面。而这样广泛的定位,自然是对于每个信息版块的审核准入机制都十分简陋。当年的时候,只要有个邮箱,就可以注册帐号并发布招聘信息,没人知道发信息的,究竟是个人还是条狗。
初到北京的小心,借宿在一个亲戚那里。当然,亲戚对于我的到来并没有什么开心,因为当时他的处境也并没有比我好到哪里去。我的到来,毫无疑问是给他添了麻烦。于是不用他多说,我也快马加鞭在网上大量投出简历,要求很低,能提供住宿就行。当时刚毕业的小心对于北京的唯一了解,就是这座城市的房租很贵,对于我这样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工资未必够租房的房租费用。
很快,就有几家公司电话联系我去面试了。其中有一家,很遗憾由于时间太久,我已经记不得他们当时招聘上的内容了,但是依稀记得,他们承诺提供食宿,社保,以及可以接受的薪资待遇。于是就在电话里,约了面试时间。电话那边的人,询问了我在北京情况,包括籍贯,学校,是否着急入职等信息。在了解了我比较希望能尽快入职这件事后,他当即表示,经过电话了解了我的情况,入职没有问题,面试无非就是走走程序,告诉我可以带着行李直接到去他们公司那边入职,随后发了我地址。
我记得那一年智能手机正处于普及阶段,类似百度地图、高德地图之类的手机地图APP还远没有当下这么高效易用。而且对方告诉的并不是准确地址,而是乘车路线,告诉我在某一公交站下车,然后他们会有人来接我。我翻了翻我当初除了北京西站花几块钱买的一张北京地图,几经查找后,才找到了对方对我说的这个地方。这个地方距离北京城区很远,大致是在北京的西南方向,从我当时住的地方出发坐公交车的话,起码要2小时以上才能到达。
但求职心切的我当年还是踏上了前往目的地的公交车,不过由于路程太远,我又不确定是否会确定入职。所以我只是孤身前往,并没有携带我的行李。公交车开了很久,我记得当时经过了一个很大型的收费站,这个收费站两侧车辆极多。当然,当时的我并没有太留意。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是北京与河北的分界线,我已经在不知不觉间离开了北京,进入了河北境内。
达到约定的公交车站后,我下了车,举目四望,这是一个建在马路一侧的车站,路上虽然车水马龙,但是往前往后都并看不到什么明显的建筑,有几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意思。我拨打了之前联系我面试人的电话,告诉对方我已经到了,但是周边看不到什么建筑物,该怎么走。对方表示我只要留在原地就好,他会马上安排人来接我。
很快,一个年纪和我相仿,但是长相和穿着都非常土里土气的女人与我碰面,表明是来接我的。她询问我是否是一个人,我回答是;又询问我为什么没带行李,我说我是来面试的,还不确定会不会通过。我问她公司在哪儿,她说在前面。我说,那我们怎么去呢?她说,11路。我看了看车站的信息牌,并没有看到有11路车的影子。而她则干巴巴地笑了笑,指了指自己的脚,表示11路就是指步行过去。这句玩笑,我至今都清楚记得。
生性谨慎的我,在这个阶段就怀疑了。首先是这里距离北京太远,这让我对于这里的治安情况非常担心,而且我也绝不会考虑在如此偏僻的地方工作。其次是这个前来接我的女人,无论言行举止都十分奇怪,而她却表示她是这家公司的某部门负责人。最重要的是,就在我和她进行聊天的时候,不知从哪儿又冒出一个男人,年纪也和她相仿,应该是见她和我聊了许久,仍然未见我跟她走动,于是上前了解情况。这两人说话时刻意避开我,鬼鬼祟祟的样子颇为奇怪。另外,这两个人的口音,都不是河北人,这点我是可以听的出来的。
虽然当时的小心还对于传销组织和求职诈骗之类的事情了解不多,但是当时的我却也对这两个人产生了很大的怀疑,两个说话都吞吞吐吐,不太利索的人,却对我说自己是公司的管理层,这无论如何都让我不敢相信。退一万步说,如果真存在这家公司,就冲用了这两个人做公司管理者,我也敢确信这是个毫无希望的公司。于是我当即表示,今天没带行李,等明天我带了行李再来面试好了。这对男女又嘀嘀咕咕了几句,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也没发表什么意见,于是我便匆匆坐了返程的公交车,晃晃悠悠2个多小时后,重回了北京的住处。
如果站在当下的时间点,我们再来回顾以上这个亲身经历时,不由得要惊出一身冷汗。因为这场骗局再简单不过,绝对是传销组织无疑。但是当下这个判断的背景,是小心我已经毕业五六年,有过数份工作经验,在全国各地见识过无数的各种各样的骗局后得出的。而最终没能从传销组织中活着出来的李文星,恰恰和当年小心的情况如此相似:
一、刚从大学毕业不久,几乎完全没有社会经验;
二、独自一人到北京求职,身边并无长辈和朋友帮助提醒;
三、求职心切,希望可以尽快找到工作,获得收入;
四、都是通过互联网招聘平台寻找工作;
五、被对方骗离北京,到北京周边的某地碰面。
而区别只是,当年的小心多了一份谨慎,在即将落入“鬼门关”时,发觉了“小鬼”面具背后隐藏的险恶。而李文星,却一步错,步步错,落入传销魔爪,一月多时间未能从中挣脱,最终命丧于此。
逝者已逝,除了执法部门应当尽快破案,将真相公诸于众,将犯罪分子依法严惩外。我们更应该,或者说是早就应该,出重拳严打互联网上的各类虚假信息。而不应该是每一次都等到惨案发生后,才后知后觉,亡羊补牢。血的教训固然深刻,但流血牺牲的人,同样无辜,同样年轻,同样不该受此劫难。
一、对待网络/电信诈骗团伙,传销组织,执法部门一定要斩草除根,且不遗余力、时时不放松地对辖区内有可能窝藏此类组织的地点定期、频繁检查,务求杀邪恶于萌芽之中。在李文星命案的发生地天津静海,传销组织犯案绝不止这一次,而是十几年屡屡出现。如此长的时间,如此多的案件,是谁让当地传销团伙如此嚣张猖獗?当地执法部门究竟有没有不作为?有没有暗箱操作?
二、对待互联网信息发布平台上,虚假商品、虚假信息屡禁不止,屡打不尽的情况,我认为是打击力度不足、不够,甚至暧昧。的确,无论造假者也好,还是诈骗者也罢,终究不可能100%被消灭,因为旧的没了,新的还会出现。但是这并非消极对待的理由和借口,100%做不到,90%呢?91%呢?92%呢?要知道,每打掉一个犯罪团伙,就有可能避免好多个像李文星类似惨案发生的几率。一直以来,中国对于互联网上的犯罪活动,立法效率、执法力度都有待改进,让很多原本线下的犯罪活动,转变到成本更低的线上去。犯法不重罚,即是对邪恶的纵容。
三、我们的教育问题,从小到大,从中学到大学,这个问题喊了这么久,却似乎并没有任何实质性地改变和进展。学生在校园里读死书,死读书,根本不知道校园外风起云涌、波诡云谲。甚至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我们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究竟是培养有价值的实用型人才,还是培养“百无一用”的书生?如果连李文星这样的寒门子弟,艰难考上985级别高校毕业的学生,都不能很好地就业,还要重读培训班学习就业技能,通过互联网求职工具又被骗进入传销组织。这样的985、211高校,究竟教育了他们的学生些什么?
我们总是无法做到完全不让悲剧发生,但是我们起码可以竭尽全力,不让悲剧重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