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略论》第五十四课 死亡与结生相续、发心之量、除邪分别

2017-10-30  本文已影响0人  心理咨询师陈祉含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五十四课 死亡与结生相续、发心之量、除邪分别感悟

通过本课的修学,我知道了生命的轮回是由死有、中有、生有、本有循环构成,而死亡与结生相续,包括死亡、中阴和受生三方面的内容。临终时的心念不仅关系到死亡过程引发的痛苦程度,更关键的是决定未来的生命发展方向,所以临终时把所握心念非常重要;同时通过对苦谛和集谛的学习,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轮回是苦,从而生起了出离之心。

通过修学,我们知道现有的有漏生命必定会死亡,但是怎么死和何时死却不一定。死缘有三种,分别是寿尽死、福尽死和不平等死。其中寿尽死是最好的,也是我所向往的。但是要感得寿尽死也是不容易的,想想自己之前随意地挥霍福报,贪图享受;在饮食上没有节制,吃得很多而且还经常吃些不健康的食物,如果继续那样下去很可能会感得不平等死。幸好修学佛法后,让我认识到改变了观念和想法,知道要少欲知足,懂得珍惜福报,注意饮食的数量和质量,现在我觉得将来感得寿尽死还是有希望的。

死亡时要承受四大支解之苦,而且还伴随心理活动,要经历粗心和细心两个阶段,死心有善念、不善念和无记心三种,这三种心都存在于粗心阶段,到细心阶段都将成为无记心。善念、不善念和无记心这三种不同的心行状态会关系到死亡过程中所引发的痛苦程度,更关键的是决定未来的生命发展方向。死亡时如果我们存的是善念,那么就会看到很多喜欢的境界,死时也会很安详、很开心,四大解体的痛苦也会很轻微,而且会去往善道;而如果死亡时我们存的是不善念,就会看到很多恐怖、狰狞的境界,内心会很痛苦,四大支解的痛苦会非常剧烈,而且会去往恶道。如果是无记心死,那么痛苦和快乐都不会生起,随业力流转。所以临终的念头非常关键,它是我们转变命运的关键时刻,也是检验我们修行功夫的关键时刻。想想自己平时大部分时间还是随着原有的串习去思惟、说话和做事,只有当有心行关照时才会起善念,所以就我目前的状况来看,面临死亡时的四大解体,或者面临不善的“他力”,面对临终时恐怖、狰狞的境界,我起的念很可能还是不善念,所以死后的去处肯定还是三恶道,所以我要时刻给自己敲警钟,不能以为皈依了、修学佛法了就能保证去往善道,只有心念时刻保持在正念上才能减轻死亡时的痛苦,才有解脱和出离轮回的希望。另外在粗心阶段如果我们做一些临终的关怀和引导,就可能转变死者的心念,减轻死者的痛苦,改变他死后的去向,所以粗心阶段做引导是很有必要的,书院的临终关怀培训真的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有机缘的话我也要积极参加。

现在我知道为何我执是生命延续的动力了。因为我执的关系,我们会担心死了之后没有了“我”,因为这种执著,所以导致中阴身的出现,中有又因为我执前去投生,然后中有灭而进入生有阶段。想想自己平时的想法几乎都是跟“我”有关,所以我执还是很重,所以我很有必要在破除我执上下功夫,现在我也在有意识地弱化我执,比如我现在会试着放下一些自身的利益,如果没有这些利益我也照样过得挺好;少考虑一些自身感受,太在意了自身就容易受到伤害,然后再去伤害他人;另外个人认为自卑也是我执的表现,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做好自己就足够了,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我逐渐放下我执。

中阴身的阶段非常关键,它能决定我们未来的生命状态。除了生天和下地狱外,中阴身通常要经过等待生缘的过程,其寿量只有七天,一共可以更换七次,四十九天内一定能得到生缘,在这四十九日之内我们还可以通过超度来改变中阴身的投生去向,所以及时为亡灵超度非常有必要,而且越早超度越好。

我知道我现在就处于生命轮回中的本有阶段,正常来说本有阶段的时间是最长的,而且也是唯一能自主地改变生命走向的阶段,其它三个阶段都只能被动地被业力和惑业牵引着去受生、去经历中有和死亡,虽然本有阶段能够改变生命走向,但如果没有强烈的出离心,也很难摆脱业力和惑业的牵引,然后还是要不断地轮回受苦。好在今生我能遇到佛法,又具备能修学佛法改造生命的暇满人身的身份,所以我要珍惜现有的修学因缘精进修学,并且经常地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生起强烈的出离心,这样就有出离轮回、获得解脱的希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