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教育

教育是要给孩子自由的心灵

2017-08-16  本文已影响0人  乐宝麻麻

早上出门前,三岁的儿子和我再次为穿哪双鞋子发生了争执。回家换鞋的习惯自小就已经给他养成了,不过因为他太小,还不太习惯穿拖鞋,我另外备了布鞋让他在家里穿,最近的冲突在于他常想把在家里穿的布鞋穿出门,而大人们的惯性思维决定了和他说“no”,由此不时引发他的情绪变化。

这天,我突然想,我们有什么权利限制他穿什么鞋子呢?我们不愿意给他选择的权利,这样就好吗?一个连穿什么鞋子都没有自由选择的人,将来他会是个自由的人吗?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我不知道。

教育是要给孩子自由的心灵

我们总在想着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什么是教育?教育是将知识、技能、教养、心理等输入或者潜移默化给他人的过程。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他有自由的心灵,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理解也并不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一个连自己穿什么鞋子都不能决定的孩子,他所受的教育一定不会是最好的。在他人生的开始,我们就没有给他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的机会,如自由这么珍贵的理念我们完全忽视了,却总想着给他最好的教育,这岂不是有些可笑?

也许这和我们自身的所受到的教育和环境有关。自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听话”,做一个“乖”孩子。我们何曾有过自由?我们小时候有过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鞋子吗?即使是工作之后,我们被要求穿工作服,有过选择权吗?有多少时候我们能够听从自己的内心去做选择呢?

我们正在下意识地把这个模式带到我们的下一代身上。我们重复着让孩子“乖”的教育模式。风靡一时的连续剧《小猪佩奇》中,当圣诞老人“忘记”给佩奇送来他心仪的圣诞礼物时,佩奇的反应也是:我不是一个乖孩子吗?

《爱与自由》的作者孙瑞雪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自我,就等于没有出生过。尊重孩子,按照他的方式,在坚守原则和道德底线的前提下,给他以选择权,让他成长为一个具有自由灵魂的人,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我们从小没有享受到这样的自由,怎么把这样的自由带给别人,尤其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并不确定,我们总是在把我们认为的“最好”强加给他。

教育是要给孩子自由的心灵

后来,我让儿子自己选择穿哪双鞋子出门。给他准备了在家穿的鞋子是布鞋,不想让他穿出门一是出门后鞋底脏,回家再穿要洗鞋底;另一个原因是那双布鞋的底很薄,出门碰到坑坑哇哇的地方脚底不舒服。那天他们幼儿园刚好组织了校外活动,带孩子去超市购物体验生活。超市离幼儿园不远,隔着一条街就是,但那几天那附近的马路刚好在施工,前一天还下过雨,地上不太好走。我在他选择穿布鞋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提醒了这一点,但获得“自由”的他内心一定是在欢天喜地,完全没能听进去我的劝诫。第二天出门的时候,他自觉地选择了平时出门穿的鞋子。

给孩子自由,意味着要给他犯错误的机会。明明知道他这样做是一个错误,仍然陪伴他犯这个错误,让他有机会自我成长,走上更合理的道路。如果没有这样的气度,何谈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自小过春节的时候,爸妈总是会给我们备上一套新衣服,成人后的我也一直沿袭了这个传统。大概是我四十岁前后,有一年的大年初一,我突然不想穿备好的新衣服,找了一件自己已经穿了很多年的旧棉袄。这在以前是绝对不可能的,过年怎么能不穿新衣服呢?但是就在那天,我忽然就想穿那件旧棉袄,这就是自由,很奇妙。

真正的理解孩子爱孩子,就该给他充分的自由,这才是最好的教育的第一步。自由也许没有那么高大上,自由就是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不用让他事事听从你,让他听从他自己的内心吧!一开始也许很难,但“飞轮效应”告诉我们,我们每一步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如果一开始不能天天如此,事事如此,那就试试偶尔一次如此,然后越来越多如此吧!首先从每天穿哪双鞋子开始。

我觉得我很幸运,儿子用穿鞋子的小事告诉我这个道理,用这样的经历教育我什么是自由,他真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