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读书亲子教育

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2

2023-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nice_lady

1. 让孩子识字不难(识字)

识字过程也是一个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作者的方法:

起步:亲子阅读时,每次都是一字字地指读

发展:孩子指,妈妈读,引导孩子把文字和故事联系起来

日常生活中,也不失时机地指些文字给孩子看,引起孩子看到字就要读出来的兴趣。

很重要的一点:有语境的学习

2. 开小卖部(数学,寓教于乐)

开“小卖部”,寓教于乐,促进孩子的数学运算能力

在玩的时候,“不要以大人的生活经验来干扰孩子的思维“,孩子还没有形成市场价值的概念。

在游戏中,要把孩子的乐趣放在第一位,难度可以慢慢提高。

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要给孩子”赋权“,让孩子”掌权“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学业落后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学会思考。周围世界里的各种事物、现象、依存关系和相互联系,没有成为儿童的思考的源泉……让实际事物教给儿童思考——这是使所有正常儿童都变得聪明、机敏、勤学、好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学业落后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学会思考。周围世界里的各种事物、现象、依存关系和相互联系,没有成为儿童的思考的源泉……让实际事物教给儿童思考——这是使所有正常儿童都变得聪明、机敏、勤学、好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

3. 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阅读)

这个”魔杖“就是阅读,能不显山不露水地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从小有大量阅读的孩子,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会更好。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阅读有很多研究,他认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从心理学视角分析,”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

很多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奋好学的孩子到了少年时期,变得对知识冷漠,很大程度上和阅读能力有关。

梳理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人的学习理论,可以看到关键的两点:一是思维发展与**语言系统**的发育有密切关系,二是学习新知识依赖已有的智力背景。

阅读能够使语言系统发育更强,同时使智力背景更为丰富,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智力启蒙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阅读,能让孩子的聪慧以几何级数增长。

4. 修得一只生花笔(写作)

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最关键的是”写作“,抛开阅读所讲的种种技巧,都是”小技“

从小奠定阅读基础与兴趣,是真正赢在起跑线上的人。

阅读不仅应该开始的早,而且需要阅读得足够多。

及早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阅读像吃饭一样,成为孩子生活中自然存在的一部分。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建立语感。

写作和做人一样,是个长期修炼的过程。(但凡是一些对人真正有益的能力和习惯,都并非一朝一夕即可获得。)

**阅读的意义**: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工具、手段),丰富孩子的心灵世界,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目的)

5. 好阅读”与“坏阅读”

**好阅读尽量用书面语,坏阅读抛开书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语。**

好阅读要求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衡量一个人的阅读能力高低有三个方面:理解、记忆、速度。

文字是抽象的语言符号,可以刺激孩子的语言中枢发展,并且将来会应用到他们的学习中,开始地越早,就越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学习?读字的时间,开始地越早越好。

尽量给孩子看正版原著,选择出版社知名度较高的原版作品。

6. 阅读需要诱惑

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这个”诱惑“的过程,则需要依靠家长去努力设计和引导)

7. 不看有用的书

在阅读的时候,要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

作者推荐重点阅读长篇小说。经常阅读长篇小说,更能培养孩子大量阅读的习惯。

在给孩子选择阅读书目时,首先要了解孩子,不能完全用成人的眼光来选择。

8. 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