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了,聊一聊时间管理
之前写过《你给孩子报了几个课外培训班?我报了9个》,许多家长回应,说报那么多班是不是很费钱?其实教育真正费的不是钱,而是费时间。
时间对每个人都很公平,钱再多,也只能学那么几个,因为孩子的课外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过去,我也曾进入过误区,觉得在哪里花时间就会在哪里收获,既然每个人的时间是相同的,那么收获的总量也差不多。不久之后,便改变了这个粗暴的想法,因为这个世界的规律并没有那么简单。时间的效率非常关键。
认知时间,提高效率,便成了我们家庭教育中一以贯之的重点。那么,接下来就分享一下我们在时间管理上的一些方法,仅供参考。
认识时间是必要的开始
小磁是从5岁正式开始认识时间的,虽然在过去已经看过许多绘本,知道了一些时间的概念。5岁生日那天 ,她拥有了自己的闹钟和手表,开始认识时间。
我之前买过的以下两款产品均不推荐购买。
对时间有了初步概念之后,为了加强对时间的训练,入了一台机械计时器(推荐购买)。从吃饭开始,洗漱、做题、玩耍逐渐开始计时。让她逐渐感知到了时间的长度。
时间颗粒度是关键
不知你有没有这种疑惑,过去读书的时候觉得一天时间好长,可毕业以后突然就感觉时光飞逝了。刚开始我以为是人越老反应越慢时间就显得变快了,后来仔细琢磨发现有问题,如果随着年龄变化应该是一个悄无声息的漫长的过程,可为什么从读书到工作变化那么突然呢?
后来听刘润的《五分钟商学院》的其中一期时才突然意识到:哦,原来是时间颗粒度的问题。
什么叫时间颗粒度?时间颗粒度,是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根据行程表王健林的时间颗粒度很细,大约是15分钟。有一次,中央电视台采访王健林,结果主持人和摄制组晚了3分钟,王健林当着他们的面坐车绝尘而去。这位主持人感慨地说:“一分钟不等,一点脸不给,老王就是霸气。”其实不是王健林霸气,而是时间颗粒度也许是1小时的主持人无法理解,对于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的人来说,3分钟意味着什么。
在读书时代,学校帮助我们进行了时间颗粒度的分解,课程表几乎都是每小时换一个课程,有的间歇时间安排为10-15分钟。到了工作时期没人给我们安排时间了,就不自觉的懒散下来,时间颗粒度变成了1天,甚至可能是好几天。就这样,时间不知不觉溜走了。
下课后的时间,我们和小磁一起制定了时间计划表,这是高效利用时间的关键一步。
帮孩子节省时间
许多家长以为孩子在身边的时候陪好就是行了,其实远远不够。不论做什么事情,背后的努力都非常关键,带孩子也是一样。
每天陪孩子学习的内容,必须自己先学习一遍,确定这些内容适合孩子,并把其中不适合的去掉。比如一套自测题,里面可能有部分题目太简单重复,就提前去掉以免浪费时间。
每天上课的内容都需要复习和预习。家长需要一本甚至几个不同版本的《教材解读》提前准备。
还有一些其他事项,比如准备当天要播放的音频,搜集比较各类教育信息。
最后一项特别重要,就是看书听课自我修炼成长,避免和孩子相处时变得急躁。如果家长和孩子脾气杠上了,一晚上的时间就完了。相关书籍,有时间我会再做个整理。
你还有什么提高效率、把握时间的妙招吗?请在留言区与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