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海上钢琴师》的美学价值
意大利导演吉赛布·托纳托雷电影的电影总是与众不同,相较于安东尼奥尼的内敛含蓄,他的的讲述更加直白和清晰;不同于于罗贝托·贝尼尼的机智风趣,托纳托雷更注重平实稳健;亦区别于帕索里尼的诡异另类,他为我们娓娓道来的是一个平凡的近乎没有故事的故事,这一切诗意的古典美学的价值追求在他1998年上映的电影《海上钢琴师》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这部影片也一举夺得1999年意大利电影金像奖(大卫奖)的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制作设计、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乐五项大奖,成为众多观众与专业影评人心中的经典之作。本文将带大家一起去探究《海上钢琴师》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以及它不同凡响的美学价值。
吉赛贝·托纳多雷与他的“时空三部曲”
吉赛贝·托纳多雷是意大利写实电影流派的新贵导演,1956年出生于西西里岛巴格里亚镇的他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工作,由最初的摄影师到16岁涉足电影,他经过纪录片创作向电影拍摄的转变,并在途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影视风格,成为蜚声国际的优秀导演。
1988年32岁的托纳多雷执导他继首部剧情片《被称为教授的男人》之后的第二部影片《天堂电影院》(即《星光伴我心》),这部影片以其平实的叙事、温馨感人的剧情在戛纳电影节得评审团大奖,次年又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98年42岁时,由他编导的史诗巨作《海上钢琴师》(即《声光伴我飞》),捧回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制作设计、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乐五项大奖,并以其优美的摄影和配乐而获得金球奖最佳作曲和欧洲电影奖最佳摄影奖。2000年44岁的托纳多雷又编导了《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即《真爱伴我行》),完成了他“时空三部曲”(又名“寻找三部曲”“回归三部曲”)的创作。这三部影片中,导演用了相似的叙事结构和主题表述,即出走、成长、找寻和回归。在《天堂电影院》里是多多最终回到童年的小镇,回到电影的真实与自己似乎已经消逝的爱里;在《海上钢琴师》里是1900固守的精神家园,小号手马克斯也追随他回到本质的人性的音乐当中;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玛莲娜跟随丈夫重新回到带给她耻辱的小镇,回到她存放在小镇上的对一个人的爱里。观众在托纳多雷塑造的完美的故事逻辑与情感逻辑的交融中,将精神家园中的憧憬与回忆在电影时空中得到蝶变的升华。
毋庸置疑,“时空三部曲”是吉赛贝·托纳多雷电影才华的完美展现。相较于安东尼奥尼的内敛含蓄,他的的讲述更加直白和清晰;不同于于罗贝托·贝尼尼的机智风趣,他更注重平实稳健;亦区别于帕索里尼的诡异另类,他为我们娓娓道来的是一个平凡的近乎没有故事的故事,这一切诗意的古典美学的价值是他对意大利人特有的民族气质深层挖掘的成果,无疑也具备最为打动人心的人性的美与力量。
【影评】《海上钢琴师》的美学价值《海上钢琴师》的美学价值
《海上钢琴师》是吉赛贝·托纳多雷执导的第一部英文片,也是电影业界中难以攀爬的一座高峰。这部影片中托纳多雷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无论是略带荒诞的故事情节,还是深刻的主题思想,无论是流淌着的完美音乐,还是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这部电影在几乎每一个情节中都散发出打动人心的浪漫魔力。
作为笔者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我将他的美学价值总结在以下几个方面。
结构美,整部影片情节紧凑,高潮迭起,如同颠簸的碧浪,无时无刻不涌动出来勃勃的生气。小孩子无师自通演奏的震惊,在狂风暴雨中一边任钢琴自由滑动一边弹奏的恣肆,与“爵士乐祖师”的杰里的钢琴比赛的激动人心,都如此让人难以忘怀。
诗意主题的表达。大海、游轮、钢琴,三个事物构筑起的一生,88个琴键中广袤无垠的世界。一个人内心中的出走、成长、找寻和回归,导演用非戏剧性的叙事,浪漫的情怀表现着它诗意的镜语。
“陆地?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太漂亮的女人,太长的旅程,太浓烈的香水,无从着手的音乐。我永远无法走下这艘船,这样的话,我宁可舍弃我的生命。毕竟,我从来没有为任何人存在过,不是么?”这是《海上钢琴师》中1900最后的原句,电影主角1900那双写满了坚毅却又带着温柔深邃的双眼,仿佛洞悉了世间的一切。他用他的执着表达着自己哲学。他最终回归的是令人沉迷的孤独,是远离一切喧嚣与繁华的音乐世界,是自己的灵魂的纯真与自由。导演托纳多雷如同一个心理学家带我们剖析一个伟大天才的隐密与伟大,又像一个哲学家给我们娓娓道来生命最值得追随的真谛,他更是一位诗人,用主人公梦幻般的独白和美轮美奂的摄影技巧为观影者营造出一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情感寄托的诗意画卷。
音乐美,音乐是电影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深化影片主题、推动剧情发展、营造背景气氛、刻画人物形象等。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在电影中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美学价值。《海上钢琴师》作为一部以钢琴为主题的影片,将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展现得淋漓尽致。音乐不仅是主人公1900与小号手马克斯赖以为生的工具,更是他们情感与梦想的宣泄,也是对世间百态精准的拿捏。《海上钢琴师》描摹的是蛊惑人心的魅力,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彩与美丽。即便不是音乐家,我们也能够沉溺其中,找到重重隐藏下最能打动自己的本真。
人性美,男主角1900因为和社会没有真正接触的关系,他整个人的气质就像晶莹剔透的水晶,不含任何的杂质。在影片中“维珍尼亚”号所构成的小型社会中,无论是在穷人还是富人的群体中,1900的表演没有任何的异同,他的世界只有音乐,没有等级之分,而且在三等舱中的演奏中他似乎更为释放和接近自己。他对女主角的爱也是真诚的,他能一眼看透女主角不算美丽的面庞下清新的气质与个性,于是他抢回自己为她演奏的曲子的第一张也是唯一一张母带,放弃了可以功成名就的大好机会。在与黑人爵士王杰里的挑战中,他由衷赞美对手的琴技,在明白竞争的意义后,他用自己惊人的琴技和音乐赢得了比赛,这也是美的。但自此他直觉地感到岸上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社会中人与人纽带间的恐怖,他想拒绝被污染以保持自己的完美,于是他选择毁灭。1900身上的人性从头至尾都是善良的、闪耀的,由于专注便显得熠熠生辉让人艳羡。
第二男主角马克斯是和1900搭档的小号手,也是他最好的朋友,他同时也是贯穿影片的的一条极为重要的线索,由他的口中向别人讲述1900的故事。相对于1900来说,他的性格是有缺陷的,他是一个讲义气的男人,并且也因为习惯岸上的生活而有着与常人同样的“偏见”,但他最终理解了1900的做法,说明他心中还持有孩子的纯净剔透的一面。
导演借着主角的人性美比对出岸上的人与1900的差距,烘托出鲜明的主题,这种贯穿始终的技法不由让人钦佩。
《海上钢琴师》带给我们的永远是坚毅,是孤独,是时而的温柔与梦想。我想这是艺术带给我们最好的心灵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