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呀念丫学院持钻福利社点赞专用专题胖哥&学院持钻福利社点赞专用专题负债的宝贝学院持钻福利社点赞专用专题

颖川之治

2022-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乔木晨曦

在汉宣帝治理下,很快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的盛世局面,将西汉国力推向极盛,史称“孝宣之治”。

“孝宣之治”能使西汉经济社会发展到顶峰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汉宣帝采用儒法兼用的大.政.方针来进行地方管理。

要想让老百姓能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就必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有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司法诉讼能得到公平的审理。在此基础上,再去推行教化。教化的前提是法治,是维护社会公平,保护百姓权益。

那么具体到地方治理,地方官们是怎样操作的呢?且看颍川郡的治理。

汉宣帝时期,颍川郡前后有三任太守都非常著名。赵广汉用法治,再是韩延寿和黄霸重教化,最终使颍川大治。

01 赵广汉

赵广汉是从基层干起来的,做过县令,政绩很好,一步步被提拔成“守京兆尹”,大致就是代理首都市长。

汉宣帝即位,赵广汉升任颍川太守。

赵广汉到了颍川之后,发现颍川这个地方不好管。它不像长安,长安虽然说有很多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惹不起,但毕竟是天子脚下,各方面都治理得比较规范。

而颍川长期缺乏像样的治理,很乱,很多民间的事务都被当地一些豪门大族控制着。其中最厉害的是原家和褚家,户门大,人多有钱,有实业,黑白两道都有出头露脸的人物,到处都是他们的关系,原来的太守根本管不了他们,甚至都被他们架空。这两家的人做了不少坏事,也没人管,逍遥法外。老百姓敢怒不敢言。

豪门大族之间互相通婚,强强联合,盘根错节。

面对颍川的这种局面,初来乍到的赵广汉研究、琢磨,发现这些豪族大姓虽然在同姓、亲缘、血缘、姻亲之间形成一种利益集团,但也不是铁板一块,也会分裂,也有竞争,也有博弈。

于是,他就想办法搞分裂,激起颍川这些大家族之间的矛盾。他先是单点突破,比如盯住原家老三,狠狠地查,查出很多问题来。

这时,赵广汉先不抓原老三,而是私底下把他叫来:“你这些罪证都在这儿呢,我告诉你,你现在还有一条活路,你只要检举揭发褚家老六的罪行我就算你立功,就放了你。你放心,我会给你保密的。”

原老三揭发后,他再严查那个褚老六,从重从严,一查到底。与此同时,他还让手下人放出口风,说赵太守之所以盯着褚老六,都是原老三背后检举的。于是,这些豪门之间就开始互掐。

赵广汉还想到了一个办法——匿名举报,于是,普通老百姓也纷纷开始检举揭发。

赵广汉来颍川不到一年,当地的豪门望族就四分五裂,成了冤家对头。赵广汉再要查办谁,便没有什么阻力了。

最终,他把原家、褚家几个罪大恶极的头子都斩首,整个颍川郡太平了。

而匿名举报则继续发挥作用,很多坏人、盗贼因为老百姓能及时检举、揭发,也都无处遁形,全被抓,没人敢作案,颍川郡基本上实现了法治。

02 韩延寿

赵广汉卸任颍川太守之后,他的继任者是韩延寿。

韩延寿到了颍川后,发现:这个地方有问题,虽然治安不错,但是民风不行。这个地方的人怎么都那么爱告状呢?一件小事就闹上公堂,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都成冤家对头了,家家都一脑门子官司,说起来都是一肚子怨气。

这都是赵广汉治理颍川留下的后遗症。赵广汉光考虑推行法治,让人们互相告发,但他没太考虑老百姓的感受。

于是,韩延寿改弦更张。

赵广汉法治的那一套不用再强化,得推行教化。韩延寿要教老百姓“礼让”,也就是文明守礼、恭敬谦让。这是典型的儒家思想。

可是,怎么推行教化呢?

法治用的是国家机器,是强制执行的,老百姓不敢不听。教化很虚,老百姓会遵从吗?

韩延寿一琢磨,派人去把颍川各地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们找来,每个县找两个代表。韩延寿亲自招待,一个一个地座谈。

韩延寿说:说说你们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吧,老百姓现在有什么难事都说说。

代表们一个一个地都说完了。

韩延寿说:好,大家都说完了。对于经济发展的问题,这个不用我多说,政府尽量少收租税、少干预,老百姓只要克勤克俭,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我想多说两句的是怎样改善民风,让人们不论是在村庄里还是在县城里,都能彼此和睦、友善,守望相助,而不会有那么多的仇怨或者冷漠。即便遇到一些问题、出现一些矛盾,我也希望通过乡规民俗协调解决。

韩延寿把他推行教化的想法说了一通,包括很多具体的风俗礼仪,都依据儒家经典里的描述做了规定说明。

代表们听完都很拥护,积极落实,随后,韩延寿的这场教化民众的运动便在颍川慢慢铺开了。

令文学校官诸生皮弁执俎豆,为吏民行丧嫁娶礼。百姓遵用其教,卖偶车马下里伪物者,弃之市道。

地方上的儒家学者,应当是享有政府津贴的,也算是官员待遇。“校官”,大致就是管理地方文化教育的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取代黄老道家作为主导的治国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公孙弘等儒家出身的大臣大力推行教育,在各个郡县和诸侯国都建立学校,都有专门负责的官员,也就是“校官”。

戴上正式的礼帽,拿上礼器,这是一身参加儒家正式仪式的行头,到民间去,到群众中去。按照儒家经典里的规范,去教老百姓举行葬礼、婚礼。老百姓都很欢迎。

除对民众葬礼、婚礼的介入外,他还表彰道德模范,建设学校,组织“乡射礼”等传统节日活动,建立文艺团体,陶冶老百姓的情操,推行各种文明礼仪。

另外,他还组织老百姓开展都试。

都试,是当时的一项制度,各郡每年都要搞一次大型军事演习。好多地方不过是走个形式,韩延寿则正规其事,都按着古代经典上相关的说法进行。

韩延寿对手下的官员都非常关照,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同时,他对手下的要求也很严格:大家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助的,我绝对全力以赴,我希望你们对工作也要全力以赴,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千万不能含糊。

偏偏有一个韩延寿特别器重的手下背着他贪污、渎职,有人就告到了韩延寿这儿。韩延寿非常惊讶,也非常难过,想跟他当面谈谈。那个手下感觉没脸再来面对韩延寿,竟然拔刀自杀了。

还有一次,韩延寿到下面一个县里视察,亲自审案,正赶上一对亲兄弟来打官司。

弟弟先发制人:“太守啊,我哥多占了我二亩地,他太过分了!”

哥哥也不示弱:“明明是你侵占了我的地,你才过分呢!”

兄弟两人在公堂之上连吵带骂。

韩延寿长叹一声:“我天天喊着教化民众,结果亲兄弟为了二亩地来对簿公堂,我这不是白推行教化了吗?退堂!”

韩延寿气呼呼地回到住处:“别给我送饭了,我不吃了,我要闭门思过!”

弄得这个县长都慌了,守在门外不知所措。

最后,这两兄弟负荆请罪:“太守大人啊,我们知道错了,我们和好了,不告状了,您快吃饭吧。”

韩延寿这才出来,宴请两兄弟:这就对了,世上还有谁比兄弟更亲啊?打断骨头连着筋,兄弟亲情、传统的家族观念一定要好好维护。家庭和谐了,国家不就和谐了吗?

03 黄霸

几年之后,韩延寿调任东郡太守,接他颍川太守之位的是黄霸。

黄霸靠着韩延寿打下的底子,再接再厉,继续实行以儒家教化为主、以法治为辅的治理模式,使颍川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

除了因循前面韩延寿那些好的经验和做法,黄霸还特别重视宣讲。

宣讲什么呢?

一是宣讲皇帝的诏书。

通常情况下,各地官员接到诏书之后看几眼就扔到一边,向不向下传达,完全看心情,老百姓根本不知道。

于是,黄霸抽调最好的官员成立宣讲队,深入各个地方宣讲诏书、法令,让老百姓及时了解,从而有利于贯彻和落实,也让老百姓能感受到皇帝对底层人民的关心。

在这个过程中,老百姓当然也会依据皇上颁布的诏书和法令来审视、评判郡县政府的工作,这样,整个行政过程就更加透明。

二是宣讲条教。

相当于地方性的政策、法规,它们对于老百姓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做出规范性的指导,包括怎么防范盗贼、怎么耕种、怎么养蚕、怎么经营手工业、怎么种树、怎么养殖畜禽、怎么饲养马匹等。像数米粒、盐粒一样细密的条教,最初显得烦杂碎乱,然而黄霸却全力以赴地加以推行。

老百姓刚开始听的时候,有点接受不了,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呀。可是,黄霸在宣讲后还扎扎实实地推进落实,老百姓逐渐接受了这些条教,照着做。慢慢地,就显像出好处了,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治安等方面也都越来越好。

于是,颍川郡人口大量增加,治理水平天下第一。

这样,前有赵广汉的法治,后有韩延寿和黄霸的教化,颍川的治理大致就贯彻了汉宣帝儒法兼用的思路,从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颖川得到大治,他们也都得到了升迁。赵广汉被调到长安做京兆尹,相当于首都市长。韩延寿也被调到长安做左冯翊,跟首都市长差不多。黄霸做了八年颍川太守,汉宣帝非常欣赏,提拔他做了御史大夫,后又接替丙吉做了丞相,也被封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