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散文想法

为什么“狼来了”的故事说三遍人就都不相信了?

2024-02-29  本文已影响0人  若云流霏

  小时候我们经常听到人讲“狼来了”的故事,说的是一个放羊的小孩,连续三天喊了三次“狼来了”的故事,当然一开始是他自己说谎话,别人都过来看看,发现上当了,到了第四天,狼真的来了,那个小孩连忙呼救,结果到后面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忙,很快狼把小孩的羊全部都吃掉了。

  很多人听完后立刻回答,这个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告诉小孩子不能随便说谎,假如说谎话,后果很严重……

  那么,是因为放羊的小孩说了三遍谎话,所以导致他的羊被狼被吃了吗?

  我个人理解,说不说谎话,和狼把羊吃掉,这两者之间,没有因果联系的必然。

  也不是只有这个放羊的小孩会说谎话,而其他过来帮助赶狼看羊的小孩都不会说谎话。

  所以说,即使放羊的小孩说再说三十遍,三百遍谎话,或者说他不说谎话的结果,他的羊也一样会被狼吃掉。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当然,说谎话,我不否认,这个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

  小时候,似乎我们都不大会说谎话,不过随着年龄以及时间的增长,没有人教,随口一句,似乎就可以编织出来一堆很看似合理成章的谎话。

  假使,我是那只狼。狼给别人的感觉就是血腥,残忍,不过假使某一天,我是说假使,羊群里面混进来一只非常善良的狼,它决定彻底洗心革面,坚定的充当起了羊群的守护者……

  最开始,人们还相信这只狼。因为羊的数量一开始没有变少,羊也还是做它的羊,狼也还是做它的狼。

  听到这里,有的人说,你这故事不是讲的狼来了吗?怎么越听感觉越乱呢?

  再后面,羊群中出现了一只邪恶的羊。它的样子和普通的羊看起来一模一样,只不过这只羊还有一种特别的能力,它特别喜欢吃狼肉。于是它便将它的同伴通通号召过来,当成它的“替罪羊”。

  不过在这只羊心里,早就制定好了一个特别的计划。

  它只不过是在等待一个非常的时机。

  在放羊的小孩连续说谎话三次之后,那只吃狼的羊就开始编织谎言,说狼要开始吃羊了。

  它先偷偷扮成狼的样子,学着狼的叫声,混入羊圈里,吃掉了其中一只羊。

  接下来的连续三天,羊又扮成狼的样子,吃掉了几只羊。

  但别人都怀疑是狼吃了羊。

  而狼其实并没有想吃羊,但是所有人却一直认为狼过来是别有用心,就是为了吃羊的。

  狼想,既然你们不相信我,那我离开就是了!所有人看到狼都被赶走了,想到不会再丢羊,于是放心大胆的把羊群交还到了羊的手中。

  所以说,我们其实是相信了羊的谎言,而不是狼的,或者我们自己的。

  等到第四天的夜晚,羊于是便放心大胆的跑到羊圈里,开始吃羊。

  直到这个时候,放羊的小孩再度大声喊“狼来了”,根本没有人觉得那是一只羊。

  到底是狼吃了羊,还是羊吃了狼,在我们的认知里,只知道有吃羊的狼,不知道还有吃狼的羊,或是吃羊的羊。

  不是狼性本恶,而是无论站在哪个立场,看到善良的狼,或是邪恶的羊,我们自己都无法分清。

  所以说,不是我们不愿意相信狼来了或者说没有来,而是当本质上所有人已经成为了羊的工具,事实与真相也就变得并不如记忆中的那么简单与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