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不高,先从“一件事自律”做起
经常跟孩子讲自控力,叫他要能够管得住自己,上课不讲话,回家进门不要先玩要先写作业,写作业时不要一边玩一边写,写完作业要把桌面收拾干净...
要求孩子要能管得住自己的行为,为此我成了一个唠叨的妈。
对孩子要求如此,对自己呢,一个成人,我能要求自己任何时候都有自控力吗?
自控力,对于我们常人也就是自律,我也想自己能够自律,想让自己能够按照想要的方向去发展。于是,想出各种方法鞭策自己。
每天写手账,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每一阶段都不会落下,计划一条条地整齐地列在本子上。
认真的画下打卡页,写上几项重要目标,每天一格格地划,全划满了特有成就感。
可是事与愿违,不是每一天都能做到。
坚持日更了一段时间,也并非是真正的做到了每天写。每到6天满了之后,偷懒的小心思就冒了出来,心里的那根弦松了些,有复活卡可以用,停一天没关系。
我们也是普通人,不是神。
什么是普通人,就是有着人性的弱点,看到别人做得好的地方会羡慕,能简单的不想复杂,能舒服的不想痛苦。
每天读一些文章,看到很自律的人,心里总是钦佩,别人是怎么能做到?自己也试过各种打鸡血的方法,总是一阵勤快,一阵懈怠,就像波浪线,有起伏的。
不能长时间的坚持自律的状态,有时真的认为自己天生就不是一个自律的人,还是放弃吧,该干嘛干嘛!
普通人就得承认自己是普通人吧,没有那么高的意志力。
想想意志力,其实也是个挺虚的东西,坚强到坚不可摧就叫意志力吗?我觉得也不是。
说说我每天都在干什么吧,每天按时上班,日常工作算是比较饱和,空闲时间不多,工作闲下来时就读读短文或看书,晚上回家做家务和写文、读书,基本上每天生活都是如此,平淡无奇。
仔细想想,从每天起床的那一刻,一天下来也没干几件事。如果能坚持每天不管上班还是休息,都在一个固定的时间起来,这也算是自律了。如果每天都能空闲时间读读书,晚上坐下来写字,这也可以勉强算是有点自律了,起码没有无聊就刷手机。
也许每个人对自律的定义不同。朋友圈里有位朋友经常会写Ta每周要跑50公里,这个我真做不到,我连一周两到三次的跑步都坚持不下来,但是我可以做到每天读书超过1个小时,每天写一篇千字内容。
需要动起来的,我没有自律; 需要静下来的,我可以自律,区别完全取决于自己喜欢做什么,想要做什么。
我现在每天只想读书、听书、写文、上网,换个角度想想,其实和早上起来多早也没多大关系。
何必自责呢,平和心态,放下那些情绪化。先在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上,坚持下去。如果能够一直坚持下来,在这方面自己不是已经很厉害了吗?
胡子眉毛一把抓,把生活中每件事情的要求都拉到一个高度,会给自己的心理造成巨大压力,当某件事情没有坚持下来时就会沮丧,觉得自己不够自律,是个很失败的人。
先聚焦自己能做到、能做好的事情,即使是一件小事,要求不要定的那么高。比如我现在就给自己规定:只要能在简书坚持写下来,中间允许使用复活卡,要求是保持日更不断更就行。
剖析了自己,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我要求孩子这样要自律那样要自律,他总是做不到了,是因为我一次要求太多了。
可以从他做起来难度不是特别大的事情开始,一件一件地来。多了,他会认为自律太难了,会被“自律”打败,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不自律的人。
自律不是一个标签,贴在身上它就有,它需要一点时间成长。 给自己一点时间,一点点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