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
题目有点大,实际上我觉得现在的我还不具备实际意义上的写作能力,那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呢,因为最近关于写作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我不避讳我有这方面的想法,写作的想法,当朋友问到我会成为一个作家吗,我没有深入去思考,应激的反应就是:我这水平怎么会成为一个作家,搞笑的吧,我是一个程序员,一个必须逻辑严谨的职业,感性很多时候解决不了逻辑问题,那时候我的想法是写作是个感性的东西。但实际上后面有意无意的对于这个问题,我思考的东西越来越多。直到今晚我看《萨特自述》时看到了萨特关于写作的想法。 这段时间我对哲学很感兴趣,首要感兴趣的东西就是“存在”,因为那是我之前二十多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当然以前我没有完整的把“存在”放到哲学的范畴去想,因为存在,我开始对存在主义感兴趣,开始看存在主义,开始看海德格尔和萨特…跑偏了,还是说写作。 萨特对自己的定义是第一他是一个文学家,第二才是哲学家,这跟我对他的认知是有偏差的。我看《萨特自述》时候,都是先看的关于哲学和政治的部分,并不是从第一页开始看。但是看到关于写作部分的时候,我很激动,因为一个正真意义上的文学家和哲学家在关于写作的部分价值观跟我不谋而合,算是完整的诠释了这段时间我关于写作的思考。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8614/5f149fc7ee7b144a.jpg)
写作的目的:表达
这是我的想法,萨特的说法是:我的目的是尽最大可能表达我作为一个普通人感受到的东西。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呆呆的想了很久,这是这段时间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写作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感谢这个时代,人们有了更多更丰富的渠道表达自己,但同样也是这个时代,让很多的表达越来越不像是表达,让表达的目的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不纯粹。以至于但最后,很多人可能会发现,很多事情已经不是原本它该有的样子了,我不是在批判这个时代,我已经过了愤青的时候了,在我看来这是任何时代都有的特征,萨特的时代只会比现在更糟糕,二战他应征入伍,然后被关在集中营,希特勒和种族主义横行大屠杀的时代比现在糟糕很多倍是无疑的,然而他同样看不上以前资产阶级老爷们矫揉造作的文学作品。他说他是一个普通人,然后他想表达一个普通人的感受。
我一直以为,这才是写作的初衷和最原始的动力。
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通人,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我们跟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在很多方面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尽管很多人在心里觉得自己是特别的。但实际上,一个和平的时代,大部分人感受着平凡和碌碌无为,一个糟糕的年代,大部分人也感受着同样的苦难和不知所措。普通人没办法拒绝自己身上的普通的属性。
萨特说以后的时代人人都是作家就好了,每个人都能记录自己和表达自己。
“人人都想写,因为人人都想成为有意义的,使自己的经历具有特色,不然的话,这一生就会被忘掉。”
写作的结果
“我认为,重要的是,一个人在别人认识自己之前就能感受到对自身的认识”。
这便是写作的结果,当然不一定是唯一的结果,却是很重要的结果。人都是在跟自己做斗争,做妥协,认识世界也就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一件能轻易达到的事,但是写作会有一个这样的过程和结果。表达和剖析自己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自己厘清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和自己的关系。另一个层面来讲,写作便是人对净化自身的要求。
这样一个脉络分析下来,其实会觉得写作是一件纯粹且有必要的事,它的原始动力是表达感受,它的结果是认识并净化自己。
然而事实有些跑偏,因为在现在自媒体时代浩如烟海的文章和“文学作品”中,这样的路子并不是主流,我说不是主流,不是说没有优秀的东西,优秀的东西很多很多,但如文章开头那样立意于普通人这个视角来说,很多普通人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写作我说了两个点,很基本的两个点,还有一个点就是写作技巧,为什么没谈,因为我也是外行,技巧好的那就是文学家了,就不是普通人了,如果把这个加上,那么写作就不可能成为普通人可以用来表达的手段了。我很不喜欢现在很多的公众号文章的原因也就在这两个点,我之前说过一句很武断的话:但凡是现在的所谓的朋友圈爆款文章,有一篇算一篇,没有任何应该阅读的价值和必要。尽管武断,但我仍然坚持这样的看法,营销文的路子我实在看不上,除了制造恐慌和焦虑,宣泄戾气,这种文章不会产生任何结果,不过是利益和野心产生的怪胎。
我很欣赏那些只为表达的作品,看这些作品,你会经历作者经历过的想要表达的东西,你会真实的感受作者的感受,并在某些地方产生共鸣,作者的诚意是能感受到的,悲欢,离合,痛苦,兴奋,恬静,淡然,嫉妒,仇怨,准确无误,直击心灵。
谈了那么多,我对于写作的看法,用一句很流行的话来说就是: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