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已经竭尽全力了吗
沈栀暖/文
曾经流行一个渔翁的故事。富人问渔翁为什么不工作,渔翁反问,工作可以得到什么?富人说,拥有财富,就可以像他一样在沙滩上晒太阳。渔翁说自己已经在晒太阳了,这不就是你想要的未来吗?
我一直都不认同这个寓言,对话的表面逻辑,很容易就把人带入“得过且过”的误区,从而就忽略了更深层次的深意。
这其实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努力赚钱,就可以有选择的资本,可以选择在沙滩上晒太阳,去日本吃寿司,去南极看雪,去冰岛感受静谧。
不努力就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像那个渔翁一样,衣衫褴褛地在沙滩垂钓顺便晒晒太阳。
就在前不久,一位推销清洁剂的业务员到我们部门推销。当时很多同事在午睡,只有我的老师还在工作。“你们有人要这个产品吗?”老师回答说:“不,我们不需要。”他在说了很多好话之后,仍然对我的老师不依不饶,甚至是直接拿出清洁剂往办公桌上一喷,就自顾自的擦了起来。
当时老师的办公桌上还放有几本图书的封面以及新的选题,推销员显然不以为意。老师仍然婉言拒绝,推销员这才悻悻然地走开。
紧接着他就去敲醒那些午睡的同事,同事吓了一跳,睡眼朦胧说不需要。
见没有人理会,他才走出大门。
走出大门的时候,喊道,“你们要饿死我吗?”
可以理解,当他看到和他年纪相仿的人都在几窗明净的屋子里午睡,他却要顶着烈日到处推销,甚至还处处碰壁,所以发作负面情绪的心情。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朋友,她提到了换工作的问题,本是医学院毕业的他,却对文字有近乎狂热的执着。她想要换一份和文字有关的工作,面试的几个单位,要求的编辑都是那种吃喝玩乐有关的广告文案,亦或是老百姓关心的方针政策之类,其实和喜欢的文学没有多大的关系。
她的矛盾在于,想要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能力却不允许;家庭的负担,也给了他很大的压力。
他没有任何基础。阅读量基本为无,一年也很难更几篇文,所以我的建议是他继续自己的本职工作,回到自己熟悉的领域;或者找一些工作强度不是那么大的工作,作为一个职业过渡。
这个过渡至少一年,这一年,你要大量的阅读,写作,甚至是去一些地方兼职,了解杂志或者图书编辑的日常,以及出版的流程。
当然还要努力去考编辑证。
他很急,觉得一年的过渡都太长了。但是又不知道哪里才能要他这样的小白,所以纠结,不甘心。
我们都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可以顺从本心去生活。
做着手上的工作时,到处去抱怨乏味单调无聊,把本来多姿多彩的生命和欢乐都要消逝殆尽了。终其一生都在观望别人,嫉妒然后心生忧虑。
就像那位渔翁,得过且过,不考虑生活的乐趣在于,四处都充满着更多的可能性。
就像那些推销员,他们一度以为一份工作,拿到指标就成功了一半,以为接下来自然而然会有人买他们的产品。但是都没有想过,产品的受众应该是谁,谁才能感受到它的价值。向无关紧要的人卖力,真的有用吗?把自己的失败怪罪为别人不买账,这难道不是人生最大的偷懒?
就像我的那位朋友,想要太多,又没有能力支撑,徒然的不甘心,却缺乏那么一点点执行力。
其实哪里是不能改变,大多数人只是拒绝改变的可能。他们一直在抱怨,也一度在自我辩解,没有办法,这是我目前唯一的生存方式了。
如梭罗而言,对那些不断抱怨的人,只能告诉他们,本来有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却选择不去做,而是选择无关痛痒地到处倾诉自己的苦命和时运不济。有些人是这样,对任何事情,都喜欢不加选择的抱怨,而当事人却不以为然,声称自己已拼尽全力。
可你扪心自问,你真的已经竭尽全力了吗?
与其只能忍受万般苦楚,换来更大的痛苦当下,倒不如从现在开始就改变。至少在你目前的岗位上,先做到称职,至于是否成为专业,或者是专家,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