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天空与黑暗
前两天刚以《天空与黑暗》为题写了诗人海子,今天再以同题分享学习朱光潜先生谈美文章的心得。
朱先生以“一棵古松”为例,从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三种态度作对比分析后,得出“只有艺术作品真正不朽”的结论。他强调“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
是的,过去与未来都被“漆黑的天空”霸占,如果我们不能从历史熄灭的炭火中翻找出一点星火,一点希望,又怎能知道彼岸是“两三星火的瓜洲”?“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陈蔡绝粮依然弦歌不绝的孔子,正因他的思想才不会被历史淹没,反而闪烁在“漆黑的天空”。
从“生命”的角度看,依照人性格与情趣的不同,万物的形象而随之变化,同一固定的事物因被不同的人“创造”而呈现出多样性。在我理解,有人见到鸟,就想到吃,那是实用的态度;有人就想研究这是什么鸟,有什么习性,这是科学的态度;有人欣赏鸟飞翔时轻盈的姿态,那是美感的态度。朱先生认为,这三种态度各自最高目的不同在于:实用为善,科学为真,美感为美。只有真善美三者俱备,才可算是完全的人。
应该说,美和实际人生是有段距离的。比如孩子教育,如果与分数无关的一概不学,没用学它干嘛,那是实用主义在作祟;如果与他人产生联系与比较,置于一个群体之中去“科学实验”,在理性的抽象的思考背后,其好坏的结果仍可能对个体产生精神的伤害;而发现孩子的美,却与他人无关,需要你去欣赏每个孩子的独一无二,才会产生美美与共的佳话。是天才还是废物,造成美和实际之间的距离,更多的在于家长的格局与视野,如果孩子的童年只属于“漆黑的天空”,谁能给他“天上天上亮晶晶”?
有人说存在即有价值,没错,但不仅仅只有实用价值,还有科研价值、美学价值等等。用“美”的眼光去欣赏,才会获得美的体验。一个向山谷喊“我恨你”的人,永远得不到“我爱你”的回声。如果只是奔着“用”而去,那么即使“美”无处不在,又怎能入实用者的眼呢?
从狭义去理解“用”,那么“朽木不可雕也”,朽木不可以产生新的创造;即使科学的态度去辨别“朽木”的真伪,所得的结果仍可效用于社会,得出朽木有用或无用的结论。由此心为物役,人成为环境需要的奴隶。而如果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用”,朽木为什么一定要去雕成另外的模样,朽木本身不就是一件艺术品吗?美只为欣赏的眼睛而存在,人才能成为自己心灵的主宰!无用之用,可堪大用,这就是美的意义与价值!
如果只讲实用,那么美是最不适用的经验,“美”恰恰是在“实用”之上的更高的精神追求,所以朱光潜先生从一棵古松谈到一片天空,从有为谈到无为,时空转换,境界提升,则每个人都能走上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历史的使命是照进现实,照亮未来。朱先生也由此发出:“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就像海子,写诗值几个钱,能当饭吃吗?这是“胃”发出的抗议,海子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的最后一位诗人”,就因为“饥饿”不能扼杀他的浪漫与信仰,他从现实的“生境”、“画境”中,倾吐出心中纯粹的“意境”、“诗境”,所以不枉此生!而海子之后,不幸的是为生存而到来的诗歌泛娱乐化时代。如果说他的年龄只走完了25年,那么他的心至少走完了2500年!他从人类文化经典作品中采集火种,照亮历史的天空。真正意义上说,海子不是奔着死亡而去的,而是奔着“春暖花开”的美而去的。当他最后写下“我的自杀与任何人无关”的时候,不可否认他已超脱成了世外之人,化为漆黑天空的一点耀眼的星光。
这让我想到《历史的天空》歌词:“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当一切一切的有用被历史一层层埋葬,而像《采采卷耳》、《孔雀东南飞》、《短歌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心声,则化为天籁之音驱散着人们心灵的黑暗。
人活着,生命就有意义,如果人的思维受外界的束缚,受环境的限制,没有了自由,生命就会被黑暗所绑架。在实用的和科学的世界中,信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孤立绝缘的本身却没有意义,但在美感的世界中,事物本身却能在孤立绝缘中产生价值。朱先生对美的理解上升到生命与人生的高度,进而得出“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的确如此,少了这一面,我们不可能是完全的人,更不是完美的人。这也提醒我们少些功利的实用,多些无用的美感,让“漆黑的天空”不缺乏星月的光芒!
朱光潜曾就读于桐城桐乡书院仁智写于2020年3月5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