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满阳光的荒草地金色梧桐文字之光

【文字之光】丨高原之行(一)

2020-08-29  本文已影响0人  预约南极

文|预约南极

题记:2020年8月27日,当我第四次踏上具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时,远没有同伴们那么激动,也没有那种一生必自驾318的自豪;更没有像同伴们一样,实现了自己一生去西藏的梦想时的那种快乐,更多的是对自我成长的思考。
今生,我不止一次踏上高原的土地,每一次乘坐的交通工具不同,同行的人不同,目的不同、风景不同,目的地不同、心情不同、感悟也不同。
行走的记忆集结成每一个片段,在生命的长河里流淌成永久的记忆。

走近雪山

2001年8月18日,我乘上西行的列车,采得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踏上了欠你叹复的旅程。

经过两天两夜的旅行, 8月20日晚,到达了目的地——中铁四局集团青藏铁路格拉段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队。

这是距格尔木市60多公里的公路道班,兵营式的两排瓦舍,围成一个四合院。

第二天起来已是9点多钟,室内清冷清冷。室外强烈的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远处山与天接,山上皑皑积雪泛着银光,山下是广袤的戈壁。路旁零星点缀着些骆驼刺,据说,这种草已经生长了几十年,由于缺水,才不过30公分高。工地两旁巨型的广告画及标语牌把整个工地装点得五彩缤纷,大型的机械设备紧张有序地工作着。

暮色降临,山如墨染,工地上灯火通明,工人们还在紧张地劳动。这时,有人过来请我吃饭,说是为我接风。推辞不过,就和先生一道去了百米开外的青海人开的餐馆。餐馆不大,简单的不能再简单。

我们在“包间”里坐下,人陆续到来,共10人。酒菜还没有端上来,我们边喝茶边聊天。他们告诉我,这里没有阳光的地方特冷,有阳光的地方太晒,温差大得惊人。刚来时,高原反应厉害,鼻子流血,嘴唇干裂掉皮。总算都挺过来了。

说话间,店主问要什么酒水,因为高原上不能多喝酒,便要了一瓶青稞酒和一瓶绿茶。大家免不了敬酒一番,我端起茶杯,以茶代酒敬各位:“你们辛苦啦!”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人说“后方的亲人来看望我们,我们好高兴!今天特地请你吃青海的手抓羊肉,希望你回去给家人捎个话,让他们放心!”这番话,说得人挺轻松,可我听起来却不是个滋味。

在这既没有电话,手机又无信号的高原上,夫妻分居两地,其中的酸甜苦辣可想而知!他们多么希望自己的亲人来看一看,或是通个电话互说离情别意。来这里之前,有人劝我说:“高原缺氧,你不要有去无回。”家人的担心、外面的传说,远不及身临其境,而那种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和牵挂,更促使我下定决心走进青藏线,这或许是每位青藏铁路建设者妻子的共同愿望吧!

窗外,凶猛的西北风呼啸着,室内一片说笑声。一张张紫铜色刚毅的脸泛着红光。在他们眼里,似乎没有苦,只有乐。这时,有人提议让队长来段“弹棉花”助兴。我正纳闷,大家鼓起掌来,队长只好应允。大家用筷子给他伴奏。他轻轻“弹”起来,原来是口技。简直让你难以相信,这是地地道道的弹棉花的弓弹奏来的声音。“嘣、嘣、嚓”,声音均匀而有力。这声音划破夜空,在高原久久回荡……

我用手抓起一块羊肉,蘸着佐料吃起来,羊肉鲜嫩可口,味道好极了。这时,书记告诉我:“我们这里个个都是好样的,我们的李大夫为了尝试在高原上感冒到底会怎样,自己患感冒硬是挺着,希望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眼前的一切撞击着我的心灵。啊,这就是我们的铁路建设者!他们远离家乡和亲人,用他们的青春和血汗去构筑“世界屋脊”上的现代化的钢铁大动脉,用青春甚至生命去实现几代人的夙愿。他们把对母亲的爱,对妻子儿女的爱化作对祖国和人民建设事业的爱,他们何等伟大!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用日产万方土方的骄人战绩打破了公司记录,还将争创部优工程,收到集团公司党委高度赞扬。铁道部副部长亲临工地,并给予肯定。他们为四局争了光,他们不愧为真正的男子汉!在他们的人生旅途中,这难道不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吗?

此时此刻,我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终于平静下来,所有的疑虑都化作了蓝天上的朵朵白云,飘过雪山、草地、戈壁,跟随我重返家乡,回到我的讲台……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区”助力。

文字之光】是已立项注册,自2020年元旦始启用。

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区居民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而设立的专题,专题目前不接受投稿。

广大优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优选专题【金色梧桐】中,编委会从中选出优质文收录到【文字之光】,并从中精选出最优质文加以推广。

我们期待你的优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掷地有声、灵动有趣的文字,我们定会用足够的真诚与你的文字共舞,让优质的文字发出耀眼的光芒。

找到我们有两种方式:

01 在微信群中搜索文字之光

02 发私信给文字之光的主编韩涵微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