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才而非通才!要主动不要被动!
身边有这样一位朋友,他喜欢跟我说假设什么什么,我会不会怎么样...一开始我可能为了继续我们的对话不经过大脑的给一个答案,以至于不会显得那么尴尬,但是当我发现这是他的一种习惯时,我就开始反感了,不让沟通尴尬,却总是为了思考这种假设的问题让我的内心活动比较尴尬,于是我不再去沿着假设去给出一个答案,而是拒绝回答,直言不讳这个假设根本就不可能,也没有意义。当然了,这是我们朋友之间的玩法。
这一天呢,这位朋友老毛病又犯了,抛出一个问题:假设有一个人学会了世界上的所有语言,你说他牛不牛比?我当时就。。。不过这句话是在跟另外一位朋友对话问的,虽然如此,我还是忍不住回答了,我说:嗯,我承认这个人很牛逼,但是只能说明这个人脑子有病。反正这个人也不存在,所以我就任性地这么说了。我为什么这么说呢?想到一个类似的比方,一群人,每个人都有一样好东西,你是费尽心思只顾得到其他每个人的东西还是让自己的这样东西更有价值让别人来追求你的东西?我想明眼人都会选择前者。其实也许在其他人看来他手上的那样东西再普通不过,你费尽力气得到别人不见得觉得有什么价值,但是如果你能让你的这样东西变得更好,在别人眼里更有得到的欲望,那才是价值的所在。
不论是从成本上还是收益上来说,你去吸纳所有都不如专一技之长,这也就是当今社会通才和专才的对立。你肯定听过一个著名的短板理论(也称木桶效应、木桶原理),可以说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说法,可是全面发展也是有范围有度的。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你更需要知道有个同样著名的该理论的逆理论——长板理论,这就是说如果木桶的一边较长的话,如果你将木桶倾斜你就会发现这能装下更多的水。事实上,你真的会发现,你的专长才真的是突出你发挥你作用的地方,还拿那个语言通才的例子来说,他会了世上所有的语言,可是他是有需要去全世界所有地方去用当地语言交流吗?并不是,会一门英语或者最多3门左右外语就已经搞定了实际99%甚至100%的需求,你说他花的那些大量的时间去学所有语言是不是浪费精力?而受益更不见得比只会一门英语好。
人都是要学习的,区别就在于你学得好那你是走在别人前面,总有一天别人会去学习你的经验与总结甚至创造,你学得慢那你永远都是在学别人丢掉的知识,永远都是学不完,即使你学会了所有你感兴趣领域的知识,那你也只是棋艺不精,很难有重要作为。这里体现出一个主动和被动的关系,是你去追着所有人学还是引领着别人去学,这是你能决定的,如果一味地被动,势必损兵折将,到最后被淘汰,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变被动为主动,汲取经验发挥长处,勇于去实践去创造去创新,也许终有一天,你会是那个让别人望尘莫及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