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自己---送给所有坚持的白衣天使们
导读
这十年的努力给予我最珍贵的礼物!
2016年的某一天,当我在医脉通网站上看到“10年的阅历与沉淀,想必你也蜕变成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期待你用文字记录这一切,与大家分享。”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特别是“想必你也蜕变成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回想近10年的护理生涯,我觉得自己有必要记录下近十年的历程,以此激励鼓舞更多人在护理这条并不好走的道路上前进,也对照自己过往经历,吸取经验教训,以更好的方法精进创新。
2006年,距离赴武汉同济医院进修已经过去了6年,无影灯下的时光,充实、紧张,也包含了种种挑战。
无影灯下的世界,生命在这里被挽留,病魔在这里被驱赶。
有一次,一个小女孩因车祸重创,下肢被碾的只能看见骨头了,血肉模糊,送来后,我快速沉稳地依据专业流程给病人检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做好术前准备,医生们忙着洗手上台。小女孩伤势虽重但神智清醒,在手术台上觉得恐惧和疼痛,一声声的叫唤着妈妈,在台下巡视的我全然不顾已经站麻的腿及隐隐作痛的颈椎,紧握小女孩的手柔声安慰她:“乖乖,别怕,妈妈在这里。”小女孩慢慢安静下来,手术很顺利也很成功。手术结束后,家长握住我的手再三感谢,但术中小女孩那声声揪心的叫“妈妈”的声音回荡在我的脑海中,很久很久……那台手术结束后,我在手术间里站了很久很久,这一间间的手术室,一盏盏的无影灯,承载着病人及其家属的希望,代表了她们对健康和生命的热爱。也沉淀了我们全体医护人员的艰辛、汗水和泪水。看着经全力救治和优质护理健康恢复的一个又一个病人,我倍感欣慰,带着与生俱来的对于生命最朴素的渴望不懈追求,在工作中不断追求完美,更加执着、坚定且不断走向成熟。2011年,因工作需要,我被调至急诊科担任护士长,虽为一名资深护理人员,却又是一名急诊护理的新兵,在生命守护的桥头堡,我又该做些什么呢?……
又一次临近下班交接时点,120接到资丘镇卫生院的电话,有一个心肌梗塞的病人生命垂危,急需转县人民医院治疗,我院ICU的医护人员已经先行出发,需要急诊科派一名护理人员配合协作。接完电话,我二话不说,通知当班司机,提上监护仪,拿上出诊单,跑步上车立即出发。资丘,县域西部乡镇,距县城103公里,山路崎岖,路况极差,对向来晕车的我并不轻松。到达资丘卫生院的时候,病人已经被ICU的医生确诊为急性心梗,用药后生命体征已基本平稳,刚被颠簸的山路折磨的疲惫的我又忙着给病人取平卧位,上心电监护,给氧,仔细查看静脉通道,核对药品,然后踏上返回医院的道路,在回程路上,我强忍晕车呕吐反映,监护并查看着病人,当病人各项生命体征比较平稳时,这才稍稍放下心来,刚刚舒了口气,晕车反映导致的胃部不适又开始折磨着自己,山路开始进入最颠簸的路程,我强忍着不适,悉心查看病人的情况,心电图的波形开始紊乱,心率飙升至200次/分,我迅速呼叫医生,打开急救箱,准备给病人用药,经过几分钟的抢救,心电波形开始平稳,心率回复至100次/分。刚停当下来,病人又开始呕吐,我又细心的给病人处理呕吐物,清理床单位。全然不顾此时此刻强忍晕车反映的自己为了病患者的安危已坚持到了极限。终于,救护车走出山道,驰上高速公路稳定运行,病人也随之平稳了一些,我才觉得周身酸痛,似乎散了架似的,可是我的心却异常愉悦,因为一路艰辛确保了病人的平安!
2012年,我被派往宜昌市一医院急诊科进修,进修中,充分、细致、系统研究学习市一医院急诊科管理制度、各单科专业流程等,结合本院急症科实际针对性提高,培训结束后,结合急诊科各项工作实际,结合本院急诊科护理的现状,因地制宜,规范操作规范和流程,开始了急诊科护理的创新发展之路:
在业务技术上,输液管理上提倡配药、穿刺、巡视、拔针的精细化管理,在小儿的头皮穿刺上引入了外院规范化的操作手法,解决了年轻护理人员头皮不易上手的难题,在洗胃、呼吸心跳骤停、过敏性休克等多项急诊科常见抢救上引入双人定位配合操作流程,重新规范了急救箱,重组了救护车急救设施设备管理流程,逐步实现急诊科护理的规范化向标准化的发展。
在护理服务上,我要求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全程化无缝隙服务。在护理管理上,我精心策划了绩效考核方案,实现在急诊的“奖优罚劣,人人争当老黄牛”的局面。
在科室文化建设上,我以身作则,秉持“公正、公平、尊重”待人的工作作风,在“护士当自强,沟通来带头”的口号带领下,科室护理人员团结一致,友爱互助,人人献策,走上了一支高效团队的发展之路。
在科研创新上,我积极带领科室同仁,共同开展品质管理活动,并筹划技术革新之路,有多篇论文在国内发表。
2015年,在改革后的第三年,我更深地看到基层护理工作的的种种现状。
有人说,护士这个工作,哪有什么价值,不过就是完成每天的岗位要求。
有人说,护士再努力,也是医生说做什么就做什么,学多了没有用。
有人说,护士一辈子,上班是医生的丫鬟,下班是家人的保姆,上班内外,找不到价值,一眼望得到的人生,好痛苦。
有人说,除了当护士长,护士没有别的上进通道。
有人说,我不想当护士,待遇少,还要上夜班,太累了,想辞职。
面对这些,我开始意识到作为一个基层护理管理者,仅仅从护理这个框架中去管理还是不够的,护士,不仅仅属于医院,她们属于社会。
在这样的动机驱使下,我首先是自我定位:做一名有能力把情怀落地的基层护理管理者。
然后是自身能力的提升。
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系列课程,完成了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考证课程。
最后是在实践中落地。
即在现有的护理管理框架中,融合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人力资源的相对应知识,引领自己和科室护理人员正确地“做自己”。
2015-2016年,我根据生涯平衡轮的原理更新了护士长月计划制定和落实。
2015-2016年,我根据生涯发展理论、依据护理分层管理模式设计了基层护理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完成了《护士如何“做自己”-护士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要求科室护理人员结合实际,写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好自己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
2015-2016年,我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管理相应知识,依据护理的分组管理,将护理人员分组分层,更新了以平衡计分卡为原理的绩效方案,把绩效访谈有效进入绩效管理。以组为单位,鼓励护理人员发挥优势、控制短板,组与组之间互相协作,互相竞争。
2015-2016年,我根据《唤醒护理》中提到的护理管理的流程,结合自己所学的心理学的知识,上级医院门急诊优质护理举措,以组为单位,摸索建立以优质护理为目标的适合自己科室的优质护理。比如健康宣教、院前急救服务、不同病人的接待如何制定规范并培训落实。督查改进等。
在这样的永不满足,不断探索中,我弄清楚了想成为做一名有能力把情怀落地的基层护理管理者。用一句话形容,那就是:各安其位用其长、设定目标有合作、各付其责奖罚明。
而实现这一切,最重要的核心立场就是合作!
结尾:站在2016年7月30日这个时间点上,用文字梳理2006-2016年的职业生涯,从被动发现到主动寻找,从而成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就是这十年的努力给予我最珍贵的礼物,即在合作的立场上,把自身能力的提升、职业生涯的发展与社会、同事、医院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共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