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篇《我之学校观》读后感
读陶行知先生的《我之学校观》,开头的一段话就让人印象深刻:“学校的势力不小。他能教坏的变好,也能教好的变坏。他能叫人做龙,也能叫人做蛇。他能叫人多活几岁,也能叫人早死几年。””这样的话,从前没有读过,更没有想到过,学校竟还有这样的“副作用”!
接下来,先生又说“学校有死的,有活的。那以学生全人全校全天的生活为中心的,才算是活学校。死学校只专在书本上做功夫。间于二者之间的,可算是不死不活的学校。”这才明白,先生所指的学校能叫人“多活”和“早死”是什么意思。教育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这也是先生文章中一以贯之的思想。
教育要以生活为基础,师生必须有“共甘苦”的生活,“才能得到精神的沟通,感情的融洽”。我们总用“春风化雨”来形容老师对学生所产生的良好的熏陶和教育作用,只知道“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却不知道学生也可以彼此感化锻炼,更不知道学生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为说明此点意思,先生还举了两个例子,即:受学生的感化,先生要年轻几岁;受学生的锻炼,先生片刻不能懈怠自己的学业。多么浅显的例子,又是多么贴切的例子!
不由得又想到先生的另一篇文章––《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想到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想到自己从教这些年的经历......确实,因为常年和学生在一起,自己似乎比其他行业的同龄人要显得更年轻些,不仅指外貌,更指心理上,这主要还是得益于学生的影响!学生的纯真与可爱,常常能拂去我们心灵的尘埃,让我们从烦扰的生活中觅得一片澄澈的天空!
为人师者也丝毫不能在学业上懈怠,要“虚心”,要“学而不厌”!对此,陶行知先生用了一个非常生动而形象的说法,“一个学校要想有美满的生活,必须和知识的泉源通根水管,使得新知识可以源源而来”。推及我们个人,作为教师,要想有美满的生活,也必须“和知识的泉源通根水管,使得新知识可以源源而来”,更要做到“应读之书必须读”!在这一点上,很惭愧,我做得还远远不够。值得庆幸的是,虽然慢,但好在我已经上路。如今,常常于百忙之中,在夜深人静之时,读书、写字,这已然成为我放松的最好方式。我想,一日一日地积累,终有一天,必将馥郁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