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场景告诉你应试思维让你失去了什么
场景一
A:“这题咋做啊?”
B:“这一看就选D啊,你把0带到四个选项中看看,只有D符合条件啊!”
A:“还可以这样做题啊。。。。。。”
场景二
记得高一的时候,我的一个舍友是学数学竞赛的。学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他做题时候的口头禅变成了:我猜这道题应该选,我猜这道题结果是。
我就问他,你咋总猜啊。有时候猜的还挺准。
他说:有些题那么复杂,根本做不出来,但是它有的地方暴露出了一条捷径,找到了捷径就直接抄小路走呗!
场景三
社团出游。
大家聚在一起,唱歌的唱歌,做饭的做饭,打麻将的打麻将。几个什么都不会的就坐在沙发上看着桌子上不会玩的桌游发呆。
时不时有一个人站起来摆弄摆弄桌子上的桌游,嘟囔一句:这也没玩过啊,不会玩。然后放下桌游,又开始摆弄手机了。
场景四
小学的时候,我去小伙伴Z家玩。
看到他在沙发上研究一本小册子。我拿过来一看,是一本冰箱的说明书。
我问:你看这个干嘛?
Z:家里刚买了冰箱,我看看。
看到这大家一定看得迷迷糊糊的吧。完全找不到这四个场景之间有什么联系。
今天决定采用这个形式来写这个话题,因为前两天在翻我之前的文章的时候发现我习惯于先摆几个实例、事实,然后总结,发现其中的一般性规律。所以今天我想把这个特点发挥到极致。
这几个例子其实都是数学的应试思维给我们带来的毒害,有正面的例子,有反面的例子。咱们一桩一桩地码。
因为数学考试难度大,时间紧,所以很少有人能丁是丁卯是卯地把每一道题做完。所以,一种找捷径的思维流传开来。大家也渐渐都发现,这种方法对提高数学成绩有着妙不可言的帮助。
所以人们开始喜欢上这种思维,开始习惯于这种思维。
这样,当人们面临一个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是怎样找到一条捷径得到正确的答案,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你说,应试是应试,我才不会把这种习惯带到生活中呢。
那请再看看场景三吧。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有耐心看看产品的说明书呢?
我在用我的手机的过程中,会时不时地发现一些好玩的功能,后来收拾房间的时候偶然发现了手机的简易说明书。之前发现的那些功能就清清楚楚地写在正面最显眼的位置上,而且还有两三个功能我还没有发现,难以想象如果我没有发现那个说明书剩下的功能什么时候才会被发现。
不看说明书,漠视规则是数学应试思维带来的两个最大的缺点。
人们都想玩游戏,却没有耐心了解一下游戏是怎么玩的;人们都想成功,却没有耐心了解一下成功的规则是什么。
再来看看最近几年的变化趋势,你就更能闻到这股没有耐心的找捷径的气息。
读书被看微信、知乎代替了,而360即将推出的短视频平台“北京时间”更是煞有一种能看视频就不看文字的架势。一切都变得碎片化了,因为不会有人有耐心去了解那些大部头的东西,分分钟都几百万上下呢!
场景五
Z君和我进了同一所高中。
高三开学一个星期之后,年级挂出大横幅:恭喜Z君获得全国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
他是我这一届唯一一个获得保送资格的学生。